九三阅兵:在天安门城楼上,出现一名日本人的身影……
- 1756897169531
- 来源:旅日侨网
今天(2025年9月3日)的九三阅兵大家都看了吗?反正旅日君看得是热泪盈眶。不过,旅日君在镜头扫过的天安门城楼上,发现了一名熟悉的日本人身影,他那就前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
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鸠山由纪夫(中)
今年78岁的鸠山由纪夫,被日本国内部分极端势力斥为“卖国贼”,却被中国民众视为“老朋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源于他一系列极具争议但又充满勇气的言行。与那些试图回避历史责任的日本政客不同,鸠山由纪夫以其独特的“亲华”行为,在中日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桥梁角色。
鸠山由纪夫的祖父鸠山一郎
鸠山由纪夫的行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其家族世代传承的政治理念。他的祖父鸠山一郎曾是日本战后首批民选首相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主张与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他的父亲鸠山威一郎也曾任外务大臣,是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推动者。在这样的家族背景熏陶下,鸠山由纪夫将促进中日友好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
2013年,鸠山由纪夫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鸠山由纪夫最具代表性的“亲华”行为,是他对历史问题的坦诚态度。2013年,鸠山由纪夫在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在“哭墙”前双手合十,为当年日本士兵犯下的罪行表示歉意。他特意将自己的签名中的“由”字改为“友”,以示对中日友好的真诚愿望。在2015年,他还出席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成为唯一一位出席该活动的日本前首相。这些行动都在当时引发了巨大反响,不仅在中国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在国际社会彰显了他正视历史的勇气。
除了历史问题,鸠山由纪夫在外交策略上也展现了其“亲华”立场。他曾多次公开批评日本盲目追随美国、充当其“马前卒”的外交路线。他认为,这种战略只会让日本失去自主性,并可能在地区冲突中“引火烧身”。他明确表示,日本应寻求一条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外交路线,即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建立互信与合作的关系。他曾警告日本政府不要轻易介入台湾问题,认为这是中国的核心红线,日本一旦卷入将面临巨大风险。
正因其立场鲜明,鸠山由纪夫在日本国内遭受了巨大压力和非议。他曾被右翼势力谩骂为“卖国贼”,其住所周边也时常有抗议活动。然而,这位年事已高的政治家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坚信,只有正视历史、尊重事实,日本才能真正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并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
鸠山由纪夫的言行,深刻反映了日本国内在历史认知和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深刻分歧。他代表了日本国内一股清醒而理性的声音,与那些试图淡化历史、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势力形成了鲜明对比。鸠山由纪夫的存在提醒着我们,在中日关系面临挑战时,仍有像他这样致力于和平与友好的政治家,通过实际行动为两国关系的改善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