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女孩为心仪的牛郎花了4500万日元,这钱是她每天20万日元卖身赚的……

  • 来源:旅日侨网

“沉迷牛郎让我唯一后悔的,不是为了心仪的男公关(她指名的牛郎)花了4500万日元,也不是沦落风俗行业的经历,而是我再也不知道该用除了金钱之外的方式去表达爱了。因为在我心里,能为担当花多少钱,就是爱的尺度。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用金钱以外的方式去传达感情。另外,在那个一天能赚10万、20万日元的世界里呆久了,根本无法适应一个月才赚20万的白天工作。”

以上文字是一位来自日本风俗店女性的独白,她同时也是一个“ホス狂い”(hosugurui:沉迷牛郎文化的女性)。在普通人看来,她的状态几近癫狂和病态,但是像她这样一边流连于牛郎店一边从事风俗业的女性在日本不是少数。

“ホストクラブ”(Host Club,牛郎俱乐部)表面上,它是女性花钱买陪伴、买浪漫的一种夜生活娱乐场所,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条以性剥削、诈骗、暴力讨债、海外卖淫等方式汇聚而成的黑色产业链。

在日本,近年来关于牛郎俱乐部投诉的案件屡屡发生。据统计,2023年整年日本全国警察机关共接获了2776件相关咨询案件。

截至2024年底,日本约有1100家牛郎俱乐部使用了不正当手段牟利:牛郎们利用恋爱引诱女性顾客产生高额消费,导致其债台高筑,然后以还债为由要求其从事色情行业。

招募人员(即牛郎背后的引荐人)将女性介绍给风俗店,从中获得报酬,而店铺则通过雇佣这些女性员工获取利润。这是一种以收割女性为目的的“性剥削商业模式”,并且在这样的模式下逐渐形成了牛郎和风俗女们自产自销的养成闭环。

从被骗到被卖:一条看不见的黑色流水线

另外,日本警方调查的大型招募集团“Access”便是一个例子,该组织曾向除岛根县外的全国46个都道府县约1800家风俗店介绍女性。据推测,在五年间该组织获得了约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的营业收入。

而针对近年来牛郎俱乐部黑产的日益猖獗,日本众议院于5月20日通过并正式制定了《风俗营业法》修正案。该法明确禁止利用顾客的恋爱或情感诱导其消费饮食、要求顾客为支付费用而从事卖淫等行为,新规将自6月下旬开始实施。

此次修法主要包括防止大额赊账、防止恶性催债、禁止性剥削勒索和禁止“中介回扣”制度。像“牛郎”或“星探”将女性介绍给风俗店后,从女性收入中收取部分作为回扣(俗称“スカウトバック”)的行为,也被明文禁止,并附带刑事处罚。

此外,相关法案条例修改后的处罚力度也大幅提升:个人最高可判5年拘禁、罚款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法人罚款最高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7万元)相较之前的罚金增加了约150倍;被处罚店铺的相关连锁店也将被一并限制营业。

而关于牛郎店黑产现象及政府提出的相关法律,小编浏览了一些日本网民的观点和评论,其中有两条说到了点子上,揭示了这条黑产会出现的部分原因。

女性缺乏能以正规形式就业的环境,以及通过职场结识伴侣的机会大幅减少,这些可能是问题的根源之一。就连艺人、明星几乎百分之百都是职场婚姻也能说明,日本人过去是很习惯通过工作来结识异性的。但如今的就业被压缩,再加上学历差距和经济差距,导致很多人无法顺利步入社会。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有人温柔地搭话,即使对方是牛郎,也很容易陷进去。所以,我认为这背后有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可以说是一种“人为灾难”。

海外卖淫问题的增加,也确实与“匿名流动型犯罪组织(匿流)”有关。近年来从事海外卖淫的日本女性越来越多,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据说,在国外机场,当看到独自旅行的年轻日本女性时,首先会被怀疑是来卖淫的。(某位网红在夏威夷就曾引发类似问题)特别是穿着鲜艳时,更容易被怀疑,这真是令人痛心……当然,“匿流”以及牛郎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但女性这边也应意识到,如今牛郎俱乐部的“赊账”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应当主动远离牛郎俱乐部,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做出伤害自己身心的事情。

上述评论中提到的“匿流”(トクリュウ)是日本警方新近定义的概念,意指匿名、无组织、流动型的犯罪集团。与传统黑社会不同,“匿流”更难追踪和打击,往往通过社交平台临时召集成员,灵活组织违法活动,不受传统帮派结构约束。

由于“匿流”的组织松散,成员随时更换身份,警方难以锁定主谋。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警方在风俗业整治中,特别将“匿流”作为重点对象。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女性是自愿的,谁叫她们花钱的呢?”但现实真的只是这样吗?

在《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这部日剧中,一名叫小萌的女孩所经历的故事,应该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她是如何从一个普通单纯的女孩子最后“自愿”成为风俗女的。该片讲述了5位女性各自都有自卑感和烦恼,一边挣扎一边想要克服的故事。

小萌是一个外貌普通、不擅打扮的大学女生。因为自己在女生中不够亮眼,她开始接触整形。变美之后的她并没有因此变得多自信,更没有因此而变得受欢迎。一次偶然机会,她认识了牛郎店里的男公关阿枫。

一开始小萌甚至是抵触男公关那一套的,在初次体验牛郎店后,小萌表示下次不会再去了。

但是阿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任何一个可能成为自己金主的人。在他男公关的工作时间外,他主动私下与小萌见面,对她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在女孩脆弱无助的时候他给予关怀和温暖。

这对于一个心思敏感且自卑,平时不怎么接触异性的女孩子来说是致命的。于是在一次次的甜言蜜语、温柔细致的攻势下,小萌再一次来到了阿枫的牛郎俱乐部。

自此小萌陷入了典型的伪恋爱陷阱。因为阿枫“只对她特别”的错觉,让小萌误以为自己是被真心喜欢的。她要回报这份爱情,于是为了阿枫的业绩一掷千金。

而正常的上班族工资根本满足不了牛郎俱乐部的高消费,于是她开始“下海”做起了风俗工作。

这一决定并非一开始就轻易做出的,而是经历了情感勒索——“如果你真的爱我,就来店里”、金钱压力,以及一种“被需要感”的扭曲情绪。

她开始认为:我来风俗工作,是为了担当。这是我的爱。

随着时间推移,小萌慢慢感受到心理与身体的双重伤害。她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用“金钱以外的方式”去表达感情,也越来越无法回到正常的人际关系中。她的自我认知已经从“我是一个大学女生”,变成了“我就是一个只会靠身体赚钱的女孩”。

这时的小萌,即使清醒,却也已无力挣脱。而牛郎的本质就是“营造爱”来获取金钱的生意人。

像小萌这样的女性受害者们,她们的画像基本可以概括为:年轻、孤独、缺乏社会支持;家庭关系淡薄;经济压力大;缺乏正当就业机会;渴望被爱。

她们并非“不理智”,而是在社会保障不足、感情真空与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被精准锁定的脆弱群体。牛郎俱乐部的存在也不是“原罪”,但它在资本操控下的极端形态,正在成为吞噬女性与良知的黑洞。

日本政府这次大力整治牛郎俱乐部,颁布相关法律,这一举措来得及时也很有必要。正如日本国家公安委员长在记者会上强调的那样:这不仅是风俗业的问题,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需要立即应对。

虽然日本的牛郎产业不会彻底消失,但是法律层面的约束,也能让更多三观还未成形的年轻女性得到保护,也希望政府能建立更平等的就业与发展环境,提供情感教育与反洗脑课程。而作为我们,起码在遇到像小萌这样的女孩时,也不会再通过上帝视角,一味单纯地指责“她为什么这么傻”了。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