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F1日本站落幕 有人主场赢积分,有人期待中国站

  • 来源:日本头条

7日,F1日本大奖赛决赛在三重县铃鹿市稻生町的铃鹿赛道举办。据主办方介绍,当天共有10.2万名赛车迷观战。

F1日本大奖赛落幕 观众达22.9万人

在比赛现场为车手们应援的观众。(图/《伊势新闻》报道截图)

综合《伊势新闻》、中日sports、新华网等报道,本次比赛是F1日本大奖赛首次在春季举行,为期三天的比赛时间里,到场观赛总人数达到22.9万,比上一年增加了7000人。

在市政府和赛道的合作下,有300名观众在NIPPO柜台附近的市民应援席上观看了比赛。

来自于铃鹿市弓削町的个体经营者、62岁的小林博之说,“现场观看赛车的巅峰对决非常有趣。

47岁的辻田武彦是铃鹿市的一名上班族,他表示,“这次我拿到了票,这也是我第一次观看这个比赛。赛车的速度和比赛的战术等只有在这里才能体验到的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运营铃鹿赛道的本田Mobilityland社长斋藤毅说,“我很高兴这次比赛可以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圆满举办。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赛车运动的乐趣和激情。”

维斯塔潘获第三冠 角田裕毅主场赢积分

4月7日,维斯塔潘在颁奖仪式上。(图/新华社)

决赛现场,红牛车队维斯塔潘杆位发车夺冠并刷出全场最快圈速,单站比赛拿满26分;他的队友佩雷兹亚军;法拉利车队塞恩斯季军。

日本车手角田裕毅在本次比赛中获得第10名,实现在主场获得积分。

角田裕毅所属的小红牛车队在比赛后庆祝。(图/中日sports报道截图)

赛后,铃鹿赛道看台上的观众毫不吝啬地为经过一番苦战的角田裕毅送上了掌声。角田裕毅将车辆战斗力明显较高的前5个车队的10辆车甩在后面,挤进了前10名。

角田裕毅说,“我非常感动。作为一名日本人,我最高兴的是没有辜负所有为我加油助威的人。我开着赛车又跑了一圈,借此表达感谢。”

这是继2012年,小林可梦伟获得了第3名后,日本车手首次在F1日本大奖赛中得到分数。

在本次比赛中,角田裕毅的起步并不顺利,从第10位跌至第12位。之后出现了红旗,再度起步后,他回到了第9位。第7圈结束后的第一次进站让他回落到第15位左右,但由于第二次进站时团队的快速应对,角田裕毅在第22圈时一下子超越了3辆赛车。

角田裕毅说,“我在比赛的每一圈都感受到了车迷们的支持。我得以放松下来,像往常一样比赛,对此我一直心怀感激。如果能因此得到更多的粉丝,我会很高兴。”

周冠宇遗憾退赛,下一站:中国!

中国车手周冠宇因赛车变速箱故障第13圈遗憾退赛。周冠宇赛后表示:“非常沮丧,这个比赛周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正赛里我的变速箱出现了故障。我们在墨尔本也遇到过不同的故障,希望下一站能够顺利一些。”

7日落幕的日本大奖赛是中国大奖赛前最后一站F1分站赛。周冠宇将于4月19日至21日迎来F1职业生涯的首个主场——本赛季第五站即中国大奖赛将在上海举行,这对于24岁的上海小伙来说,自然意义非凡。

周冠宇说:“在退赛之前我的发车、速度都不错,整体节奏很好。我们必须在下一站比赛前解决问题。”

提到中国大奖赛,塞恩斯接受赛后采访时说:“大家很久没去过中国站比赛了,冲刺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小时的练习赛可以去做准备。”维斯塔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同时表示中国大奖赛会非常有趣。

“希望能在上海让世界见证中国车迷的热情!”

23岁的小曹已经看了十多年赛车。他身穿梅赛德斯奔驰车队的外套,戴着印有周冠宇号码的帽子,还背着杭州亚运会的书包,即使在上万名观众的人潮中也格外“扎眼”。

这是“老车迷”小曹第一次来现场看F1,说话间难掩激动之情。“想不起来看的第一场比赛是哪场了,就记得2008年那会儿买了一本体育杂志,从此开始关注F1。”

一提起赛车他便滔滔不绝:“我喜欢汉密尔顿。刚开始看那会儿他还是‘小汉’,转眼已经是‘老汉’了。”而现在他又多了一名支持的车手,那就是索伯车队的周冠宇。“想到在世界各地的比赛中出现中国车手的身影,就觉得太亲切了。”

对于即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大奖赛,小曹坦言他非常想去。“毕竟是20周年,还是在本土举行,当然前提是我能抢到票。”

想去上海看比赛的还有另一位“老车迷”金思文。尽管是“90后”,他从1998年就开始看F1了。“我第一次现场看比赛就是2004年,上海首次举办F1,一眨眼都20年了。”他认为如今赛事氛围越来越好,以前除了电视就只有杂志,而现在随处都可以获取F1的各种信息。

业余时间,金思文自己也会玩卡丁车。他认为周冠宇从F2加入F1这期间,卡丁车新玩家和卡丁车比赛越来越多。“大家都对中国赛车文化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即将迎来20周年的中国大奖赛,或许会为中国赛车发展史翻开新的一章。展望未来,金思文兴奋地说:“希望能在上海让世界见证中国车迷的热情!”

编辑:山佳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