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晋”来逛逛?山西文博会上演非遗与科技共舞‌

  • 来源:亚太快讯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山西文博会”)8月21日至25日在位于太原市的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展览面积7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中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全球35个国家的近2000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本届文博会通过文物数字化复原、非遗场景化展示等方式,让文物“开口”、非遗“活化”。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现场。(图/人民网)

刺绣版网红小西天亮相

综合《太原日报》、重庆上游新闻、人民网报道,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山西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省级重点文化展会,自2013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共设7个主题馆,分别是文化产业综合馆、文化科技馆、文化专题馆、文化消费馆、文化贸易馆、工美•非遗互动馆等,山西省各地设置多个分会场。

本届文博会汇集了融合非遗技艺、科技元素与时尚设计的特色文创产品,涵盖传统工艺、特色非遗、红色文创、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数字文创、民俗文化等七大类别。这些展品构思精巧、创意新颖,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

临汾展馆主题为“不止小西天•临汾皆如此”。在该展馆,临汾传统的平水绣技艺一针一线勾勒出小西天的飞檐斗拱、层叠佛阁。展馆还设立精品微短剧展区,设置微短剧拍摄区、观赏区、点播区、AR体验区等区域,并现场展示微短剧拍摄情景,观众可亲身体验微短剧拍摄过程。

截至目前,临汾累计完成105部精品微短剧摄制,直接产值超亿元(人民币,下同),创造利税超千万元,直接拉动消费超数千万元。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现场。(图/重庆上游新闻)

艺术展演“讲述”太原故事

当地时间21日下午,太原展区的展演活动亮相山西文博会N1馆主舞台。历时1小时的演出以歌舞、情景剧、莲花落等艺术形式,展示出“锦绣太原”的“风景独好”。

舞狮表演《雄狮献瑞绘锦绣》拉开展演序幕,西华门舞狮与机器人同台舞动,欢腾热烈,正如在2025年火了一把又一把的太原。

借助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和中国国风音乐节目等,太原打造“国潮戏曲之都”,为文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太原莲花落《锦绣太原梦》轻松欢快,带领观众走进太原,流连一处处历史遗迹,感受千年晋阳的烟火气。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现场,宇树科技展区人形机器人表演吸引观众围观。(图/北京人民网)

可看、可听、可玩: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跟随仿生机器人逛会展,与“柳宗元、王勃”形象的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面对面对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起学做木版年画,打卡山西各地的文创好物……相比往届,本届文博会在展览规模、科技含量、文创阵容、互动体验、国际参与和观展服务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其中,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参展企业涵盖新型旅游装备、智能体育、智慧文物以及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有机器狗、仿生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无人导览、地下考古方舱等众多新产品。

本届文博会期间,主会场将举办“1+3+N”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一系列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活动,文化传承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山西“文化地标”等3场典型案例发布活动,以及在山西全省各地同步举办的文旅推介、文艺演出、新品发布、非遗体验、集章打卡、吉祥物互动等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等方式,打造一个可看、可听、可玩、可交易的文化空间,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三晋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山西省文物局展区,首创文物流体DIY摆件,通过数字化色彩模拟,观众亲手创作文物衍生艺术品;在山西文博集团展区,观众戴上MR眼镜,跨纬度“游览”高平铁佛寺……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参与其中,本届文博会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打造超越现实的视觉冲击和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在玩乐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编辑:无印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