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天路”联网、全球客至:西藏60周年交出旅游黄金答卷

  • 来源:亚太快讯

8月19日,法国游客Jean Francois在大昭寺前接受采访。(图/中新社)

“我了解到这里正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里的文化与欧洲文化完全不同,但就我第一印象而言,这里的人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与我看到媒体报道的西藏不太一样……我来过中国许多次,想看到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更多文化样貌,所以这次选择来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等给我留下深刻记忆。”正在拉萨八廓街游览的法国游客Jean Francois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国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当地时间8月21日上午10时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隆重举行,西藏正式进入“庆典时刻”。

中外游客这样感受西藏“庆典时刻”

中新社报道,连日来,拉萨市街道两侧建筑装扮一新,中国国旗和彩旗迎风飘扬,四处洋溢着节庆气氛。多处人行天桥完成升级改造,装饰板上石榴籽、牡丹花、连心结、雪山与哈达等元素相互交融,别具特色。主街道、公园和路口,五彩鲜花为城市增色不少。布达拉宫旁的团结公园近日开园,为游客提供欣赏布达拉宫的新角度。

在连接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布达拉宫的宇拓路上,开展“夜间经济”的“拉萨不夜城”近日开张营业。西藏自治区成立前一年,这里曾是拉萨第一条柏油马路。60多年后,该条街道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升级为网红打卡地,网红小酒馆、特产店、藏文化体验店等吸引着当地市民和八方游客。

在此经商的丁先生近来常接待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的游客,他说:“我来西藏十几年了,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就在。记得刚来拉萨时,有些路段还是石板路,现在路况特别好,而且主干街路口都有标志性建筑,未来这里会更好。”

来自浙江的高中老师王毅隆已在拉萨旅游10余天,初次进藏便赶上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特殊日子。

“干净、发达、安全,高速路免费。”一切的初印象打破了这位年轻游客对西藏的刻板认知。王毅隆提及来到西藏旅游的原因,是自己的大学藏族室友,“大学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我也一直期待看看他成长的地方。因为他,来到西藏好似有熟悉的感觉”。

30年前,来自以色列的Nir便梦想来西藏旅游,如今从北京乘坐飞机抵达拉萨,一落地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八廓街。“说实话,现在我的感觉还有些恍惚,从北京到拉萨,我能感受到中国的多元文化。这里的一切都带给我新奇和愉悦……今天的西藏是欢迎东西方游客到来的。我想,更多的外国游客都期待来到他们想象的西藏。我也希望以后带着家人再次来到中国这片雪域高原。”

藏式特调、“旱地拔葱”:西藏旅游玩法上新

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新时代的西藏,美在方方面面。在人口不足百万的拉萨,咖啡馆却有数百家,当地人措姆的咖啡馆就是其中之一。在上海工作了十年之后,措姆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

措姆20日受访时说:“很多人印象里的西藏,应该就是优美的自然风景,深厚的人文底蕴,我想通过咖啡这样比较新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西藏也有藏式特调。”

措姆不仅把世界各地的咖啡豆带来西藏,还带着自创的藏式特调咖啡“走向”世界。他介绍:“这款是我们店里面卖得最火爆的一款原创产品——拉萨拿铁,我们准备了牦牛奶的奶渣、酥油、青稞的爆米花放在咖啡里,让客人体验到西藏本地食材和咖啡融合的感觉。”

在旅行摄影“卷”到极致的当下,普通的构图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期待,西藏拉萨最火爆的创意旅拍方式,是“旱地拔葱”。

媒体记者黄珊在拉萨市区一家非常有特点的咖啡馆介绍称,“旱地拔葱”意思是,游客在布达拉宫对面的景观咖啡厅,借助摇臂摄像机高高跃起,与背景中的布达拉宫形成垂直纵深的动态同框效果,最终产出具有电影级冲击力的短视频或照片。“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边喝咖啡边等着拍照。现场有老板自己购置并且改装的一个摇臂的摄影机,还有专业的摄影导演。”

从高原奇境到全球旅游热土的华丽嬗变

综合北京《中国旅游报》、上海蓝鲸新闻报道,“2024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389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过746亿元(人民币,下同),分别同比增长了15.8%、14.5%。”8月5日,西藏自治区负责人王君正在中国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一组数据。这组数字背后,是西藏从“世界屋脊”的高原奇境向全球旅游热土华丽嬗变的壮阔历程。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西藏旅游营收微降1.49%,至9033.97万元,但通过成本优化实现净利润209.32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西藏阿里景区入境游业务增长明显,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驱动力。受益于今年中国入境政策的支持,印度香客赴阿里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旅行路线恢复,公司通过设施升级、多语种服务和产品优化,促成阿里景区接待规模显著增长。此外,圣地国旅持续完善出境游产品设计,在签证便利化政策支持下,其面向港澳、韩国、东南亚市场的全栈服务赢得了本地游客的认可,实现业务稳健发展。

2021年开通、正线全长超403公里的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结束了藏东南不通铁路的历史,构筑起拉萨、山南、林芝三地间的“3小时经济圈”。这条“天路”开通后的第一个月,便运送旅客10.6万人次,日均3500人次,如今拉林铁路已成为游客探秘西藏的黄金通道。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拉林铁路、拉日铁路形成了7小时‘快旅慢游’体系,游客不仅节约了出行时间,还可以饱览沿途风景。未来,集团将继续加大沿铁路线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最大程度满足游客出行需求,打造好‘天路格桑花’品牌。”

更广阔的立体交通网络也在雪域高原铺展开来。林芝米林机场的值机柜台前,杭州游客孙女士正在办理返程手续。“10年前,朋友来西藏,辗转3天才到拉萨。现在我们直飞林芝,3天就能玩遍桃花沟、鲁朗小镇,还能自驾去拉萨。”

中国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区管理局规划处副处长杨露用数据佐证这一变迁:“林芝机场通航后,当地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了34倍和103.8倍。”

西藏的公路旅游尤其是自驾游近年来也呈现明显增长态势。2024年1月5日,中国国道345线青海玉树杂多段和国道317线西藏巴青段的连接线正式全线贯通启用,使青海西宁到拉萨的路程缩短了120多公里,四川成都到拉萨的路程缩短了300多公里。

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和铁路运营里程分别达到12.49万公里、1359公里,国际与中国国内航线达到183条,连接五大洲。曾经“进藏难”的叹息,已化为“全球通”的自信,西藏逐渐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编辑:无印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