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千年龙舟世运首秀 武术进入“百花齐放”新阶段

  • 来源:亚太快讯

8月10日,冠军乌克兰队(后)、亚军印度尼西亚队(前左)、季军西班牙队(前右)在龙舟10人座2000米追逐赛颁奖仪式上。(图/新华社)

近日,成都世运会龙舟项目在成都兴隆湖举行,这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龙舟首次作为正赛登上世运会赛场。尽管10日天降大雨,但这难挡观众热情,门票早早售罄,看台上人头攒动。武术赛场同样热闹,中外选手的太极拳动作如行云流水,刀术虎虎生风,“猴棍”灵动迅捷……引发观众阵阵欢呼。

作为重要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世运会一直为新兴和特色项目提供展示与成长的舞台。武术、龙舟受到关注之余,民众不禁要问,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秀代表何时能加入奥运项目大家庭?本届成都世运会期间,中国媒体记者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他们普遍对此持乐观态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龙舟和武术在国际上的普及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斩获5金1银,中国武术队闪耀世运会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成都封面新闻报道,2025成都世运会武术比赛项目12日全部落幕。本届世运会上,中国武术套路队与散打队既带来了力量、技巧与战术的顶级较量,也上演了太极拳、太极剑、长拳、刀术、棍术等中国武术盛宴,最终斩获5枚金牌、1枚银牌。

中国选手卢卓灵8日在成都世运会武术项目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决赛中夺得冠军。图为卢卓灵在比赛中。(图/新华社)

在2009年、2013年及2022年三度被列为邀请项目后,此次是武术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世运会,包含套路与散打两大项。在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比赛中,中国选手卢卓灵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成都世运会首金,来自四川的高久尚则在家门口夺得武术男子长拳-刀术-棍术金牌。

武术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武术散打队斩获三金一银。陈梦粤获武术散打女子52公斤级金牌。朱海兰获武术散打女子70公斤级银牌。武术散打女子60公斤级决赛中,李志勤摘得金牌。唐思硕摘得武术散打男子56公斤级金牌,助力中国体育代表团领跑本届赛事金牌榜。

在武术套路比赛中,中国武术运动员轻灵飘逸、潇洒如意的太极拳与太极剑,行云流水、刚劲有力的长拳与棍术,轮番上演,与同样融入非遗元素的全新比赛服相得益彰,引发观众关注。

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张玉萍说,“从世运会的奖牌归属就能看出端倪。”本届世运会武术套路比赛6枚金牌,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各获2枚,伊朗和马来西亚队各获1枚,有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收获奖牌,“如今赛场竞争极为激烈,武术已经从过去的(中国选手)‘一枝独秀’进入‘百花齐放’的新阶段。”

一个例证是,在武术男子南拳-南棍的角逐中,伊朗选手沙欣•巴尼塔莱比夺冠,文莱选手鲁斯兰名列第二。“我的这套南棍动作,很多中国顶尖选手都不会轻易尝试。”沙欣赛后骄傲地说。

龙舟世运首秀:中国队遇强敌

与武术项目显现比从前更均衡的全球竞争相呼应,本届世运会的龙舟赛场也呈现出更强的国际化态势,其奖牌分布更广泛。

龙舟项目吸引了捷克、匈牙利、缅甸等12支队伍参赛。全部6枚金牌中,东道主中国队一金未得,印度尼西亚队摘得三金成为最大赢家,乌克兰队收获两金,泰国也有1金入账。

“龙舟在印尼很受欢迎,我们甚至有能载100人的船。”9日,在8人座公开组2000米追逐赛中获得龙舟项目首金后,印尼队教练苏利亚迪•穆罕默德说。

乌克兰队教练科兹洛娃•科瓦连科表示,乌克兰国内有许多地区性的龙舟俱乐部,国家队选材范围很大。此次的参赛队员之一尤里•巴达谢夫斯基在基辅就运营着自己的龙舟俱乐部。他向记者展示了聊天软件中的两个龙舟俱乐部成员群,“其中一个是经常参加训练的成员,我们每两周都要训练三至四次。另一个群中都是普通爱好者,大家都非常喜欢龙舟运动”。

陆伟洪:龙舟国际赛事从香港启航,向世界“破浪”

“龙舟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运动,但它的国际赛事航程,从中国香港扬帆。”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龙舟委员会主席陆伟洪9日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随着国际龙舟赛事从中国香港走向世界,如今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龙舟委员会正努力推动龙舟再一次进入奥运会。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龙舟委员会主席陆伟洪(右二)8月9日 在成都世运会龙舟项目赛场。(图/中新社)

“中国人骨子里就喜欢大家一起努力,一起交流,当然也就喜爱龙舟运动。”陆伟洪介绍,早年香港每年端午都会举办丰富的龙舟活动,本地队伍常赴内地交流切磋。随着香港龙舟氛围日渐浓厚,龙舟运动逐渐突破了“端午限定”,逐渐成为全年可参与的运动。

1976年6月,世界上首届国际龙舟赛事——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鸣锣。此后,国际龙舟赛事这一模式从香江逐步推广至欧洲。随着全球龙舟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1991年,全球龙舟运动最高管理机构——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成立。如今,起源于中国的龙舟,已走进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吸引超5000万人参与,国际龙舟赛事也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

陆伟洪观察到,龙舟在欧洲的快速发展,与当地便利的交通网络密切相关。一支队伍在一国参赛后,能便捷地将龙舟运往另一国继续角逐,形成了活跃的赛事循环。虽然中国内地国际龙舟赛事起步稍晚,但内地龙舟队却凭借扎实的训练和团队协作,在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成为国际龙舟赛事上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龙舟委员会持续推动龙舟入奥,东京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上,龙舟作为表演项目亮相。此次成都世运会的龙舟项目设置最短200米的赛程,正是为适配国际转播需求,向奥运标准靠拢的尝试。

8月10日,印度尼西亚队(前)在龙舟10人座500米决赛中冲刺。(图/新华社)

龙舟、武术竞渡奥运:东方传统碰撞全球赛场

过去20多年来,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吸纳新项目审批十分严苛,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赛事观赏性、转播适配性及举办成本、可持续性等都是能否入奥的重要考量因素。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认为,武术、龙舟入奥之路,不仅是与自己“纵比”,更要与其他竞争项目“横比”。武术和龙舟虽在加速国际化,但其群众基础深度与广度,相比其他一些新兴热门项目,仍有差距。此外,这两个项目的国际比赛体系尚未完全成熟,运动员规模仍有提升空间。

武术与龙舟迈向奥运舞台的步伐正在加速。武术已确认进入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这无疑是继世运会亮相后的重要里程碑。张玉萍也透露,已将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设为目标并推进相关工作。龙舟此前也曾作为表演项目,亮相东京奥运会舞台。

不过,无论是武术、龙舟,还是其他志在入奥的传统体育项目,跻身奥运殿堂的意义,不仅在于竞技层面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实现文化价值的广泛传播与共鸣,让世界感受到中华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核。

“龙舟入奥,需要中国的引领,更需要全球爱好者的合力。”陆伟洪说。就在过去两个月,全球多地龙舟赛事接连上演,连现年78岁的他也在内蒙古赤峰的龙舟赛上亲身体验。在娱乐碎片化、个体化趋势加剧的当下,古老运动依然能点燃东西方观众的热情。

编辑:无印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