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在世运村感受“四川心意”:外国运动员玩嗨了

  • 来源:亚太快讯

第12届世界运动会正在四川成都举行,这几天,运动员们居住的运动员村文化活动也拉开序幕:当葡萄牙运动员戴上AR翻译眼镜与德国选手畅聊川剧脸谱的深意,镜片上跃动的双语字幕瞬间消融语言壁垒;美国选手一声“GoGo,带我去熊猫商店”,智能机器狗便带着吉祥物“蜀宝”公仔,领他穿过青神竹编灯影摇曳的非遗市集——在成都世运村,这场“科技+文化”的全球首秀,正重新定义国际赛事服务的温度。

科技赋能:机器人军团编织“川式幸福网”

综合中新社、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央广网、成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成都世运村,人文关怀与科技创新无缝交融,从入住起居、训练备战到休闲交流,科技正无声重塑国际运动员的“川式生活”。

光耀恒拓的“耀动魔方”前喝彩声不断,运动员挥拍击打可承受150公里/小时球速的LED屏,实时弹出的落点偏差数据让虚拟赛场充满真实竞技感;美甲机器人5秒喷绘出的世运会会徽与熊猫纹样,引得前来体验的运动员们争相晒图;居住区绿地里的纯物理灭蚊机织就“无蚊天网”,泳池中配备4K镜头的水下机器人360度探查池壁,以双倍吸力绞杀微米级污染物。

这场由成都企业主导的科技交响,90%都奏响着“本土创新”的强音。

烟火街巷:外国选手在“世界会客厅”玩嗨了

当科技感十足的机器狗拐进东方美学的商业街,瞬时与成都的烟火人间撞个满怀。这条特色街区汇聚了非遗传承人手作、沉浸式非遗体验、文创展示与零售等丰富内容,不仅是满足各国运动员日常所需的便利空间,更化身为文化交流的“微缩舞台”和充满温情的“世界会客厅”。

奥地利运动员精心挑选了一把新绘的国画熊猫扇,特意请人题上汉字“康宁”,准备送给自己的奶奶祈愿平安。他由衷赞叹:“这里的文化魅力令人着迷!”

巴西女运动员则对整条非遗市集流连忘返,尤其为养育了15只猫的妈妈挑选了一件精美的大漆猫猫摆件,热情洋溢地称赞:“这里的一切都太棒了!”

8月9日,来自匈牙利的赛事工作人员盖梅西・捷尔吉正在挑选油纸伞。(图/中新社)

“这是一把很重要的伞,能体现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最能传达我对家人的爱。”来自匈牙利的赛事工作人员盖梅西・捷尔吉第四次参加世界运动会,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他特意挑选了油纸伞作为礼物,通过一旁的国际快递物流服务,将这份“四川心意”及时寄往多瑙河畔。

盖梅西・捷尔吉购买油纸伞的摊位位于世运村外的好运市集,这里汇聚了扎染、漆扇、大熊猫文创等特色摊位,是许多外籍参赛人士感受四川文化的“第一站”。

一位美国运动员因家中有双胞胎女儿,一定要选出两把一模一样的粉色油纸伞;还有波兰运动员停留许久只为挑选一把带有流苏吊坠的油纸伞,“因为爱人喜欢这样的装饰”。

让油纸伞摊主李雨霏感动的是,很多运动员会追问伞面上山水画和诗词的含义,了解后纷纷称赞其蕴含的魅力。这让她感觉,自己制作的油纸伞不只是“带得走的伴手礼”,它更像一座小小的“桥”,让不同国家的人在触摸时,都能读懂“美好”的共通含义。

“设置这个市集的初衷,就是让世运村内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和随行人员近距离感受非遗和巴蜀文化。”好运市集主理人李笠介绍,国际友人对文创产品各有偏爱,但几乎都对大熊猫元素“毫无招架之力”。

大熊猫的“魔力”随处可见:市集旁,一群运动员正排队和大熊猫玩偶合影;世运村口,几位运动员正与主动交流的成都“小孩哥”交换大熊猫主题纪念徽章;来自巴拿马的运动员阿罗塞梅纳・雅克琳则在捏面人摊位前“拜师学艺”,跟着“四川师傅”学捏大熊猫面人。

市集旁的四川特产商店,也藏着运动员们“业余生活”的热闹。

“每天至少有100名外国友人前来打卡,多是购买大熊猫文创、四川特色手信和本地小吃。”店员余思函记得一位运动员来店里购买了大量花椒和火锅底料,临走前还约定“明天还来”,只因“吃了一次火锅,被这热辣的味道深深迷住了”。

在世运村内,运动员们还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写毛笔字和绘画,或者参与“汉语桥”活动,通过电子程序学习写汉字、烹饪川菜。在中医药体验馆,各国运动员们可以赏鉴蜀地本草珍品、练习太极八段锦、体验草本香囊制作,感受中医的把脉问诊和推拿正骨。

当地时间傍晚,世运村仍旧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围成一圈,在广场上跟随欢快的音乐跳舞,感受夏夜独特的欢快氛围。世运村特色市集也吸引着不少外国运动员们边走边逛,挑选手工制品留作纪念。

塞浦路斯运动员迈克尔•乔治欧说:“我觉得这里非常好……在我看来,中国文化非常特别。我曾多次因工作来到中国,每一次都喜欢看看这里的新鲜事物、精美的手工礼品和独特的文化,这种体验让我觉得非常美好。”

此外,“成都礼物”文创商店自开村便人气爆棚,展销的200余款产品涵盖文博文化、非遗时尚、潮流玩具与城市纪念。匈牙利代表团成员满载而归,特色熊猫纸竹香扇、大小熊猫团扇、趴趴小花熊猫玩偶、典雅的蜀锦手串……一件件满载“成都记忆”的精美纪念品被精心打包。

漆器竹编盖碗茶具。(北京央广网)

残疾人崇州道明竹编创意作品引赞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员村A区,充满特色的非遗特色集市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成为各国运动员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窗口。四川崇州市残疾人刘罗琳团队受邀参展,其竹编文创产品尤为引人注目,不时引来参观者的阵阵惊呼和赞叹。

刘罗琳是聋哑人,与其一同前往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的徒弟刘信君也是听力障碍残疾人,由于与参观者交流多有不便,她们便通过手机打字的方式与各国运动员交流。当运动员们得知这些精美的竹编作品出自残疾人团队之手时,纷纷竖起大拇指,对她们的坚韧精神和精湛技艺表示赞叹。还有运动员在购买了竹编作品后,与刘罗琳团队合影留念,希望将这份独特的中国记忆带回自己的国家。

刘罗琳的专利作品是漆器竹编盖碗茶具。这是由刘罗琳和她的漆艺师兄李勇共同设计,刘罗琳本人制作的。这套漆器熊猫竹编盖碗茶具将熊猫、漆艺与竹编等元素巧妙融合,既把四川的传统文化和国宝大熊猫结合在一起,又把成都非遗“五朵金花”中的两朵金花漆艺和道明竹编融合在一起,作品既体现了成都漆艺、道明竹编,又展示了盖碗茶和中国国宝大熊猫的相关文化。

刘罗琳独创的茶具产品展现出手艺人精湛的技艺,引得运动员纷纷合影。这些由残疾人制作的竹编灯罩透出暖光,也照亮了非遗传承的坚韧力量。

正如乌克兰运动员季莫申科・叶夫赫妮娅所说,油纸伞的竹香、大熊猫面人的软糯、火锅的热辣,已悄悄住进大家的心里,让世界与四川的距离越来越近。

编辑:无印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