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引力波:全球游客“刷”进成都新玩法
- 1754388458002
- 来源:亚太快讯
第12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将于8月7日至17日在四川成都举行,届时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相聚蓉城(成都的别称)。这是继成都大学生运动会后中国西部地区再次举办大型国际综合赛事。赛场之外,世运热潮氛围浓厚,带动这座城市蓬勃发展。同时,随着赛事临近,成都作为大熊猫故乡和世界美食之都,正吸引全球游客的目光,掀起一股“跟着世运会去旅行”的热潮。
“以赛营城”:成都城市运动空间惠民
外籍游客在四川成都市人民公园与提供文旅讲解服务的中学生志愿者影留念。(图/中新网)
综合北京《人民日报》、中新网、成都红星新闻报道,在世运会筹办过程中,“以赛营城”理念持续深入,城市绿化提升等专项工程与世运会筹备工作同步推进。
据了解,成都现已新建改造体育公园77个,建设社区运动角407个、天府绿道新空间830处
在华阳街道锦江绿道左岸,两处空地被改造为市民休闲运动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特意融入了运动元素,满足了市民的健身休闲需求。
“以世运会为契机,四川加大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力度,打造‘家门口的运动空间’。”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介绍,2024年,四川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2022年提升了27%。
今年以来,成都世运会项目进校园、进社区等推广活动火热开展,覆盖人群超百万。“趣迎世运”全民运动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陆续举行,掀起体育热潮。通过办赛,成都营城、兴业、惠民,努力实现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让民众共享办赛成果。
今年上半年,成都已举办国际、全国性赛事38项,体育消费总规模预计达410亿元(人民币,下同)。
一场赛事撬动一座城。从大运会到世运会,体育产业的勃勃生机融入成都的发展脉络。
“2023年,成都大运会带动旅游消费126亿元,起到了扩消费、促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次世运会同样吸引大量观众,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多名运动员,这也是我们‘营城、兴业、惠民’的一次重要机遇。”杨兴平说。
围绕世运会,成都不断打造“赛事+”新场景。今年暑期,成都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覆盖乡村微度假、古镇潮玩等领域,“老成都新玩法”,推动赛事流量不断转化为经济增量。
以世运会为契机,川渝联动更加紧密,两地将首次联合推出“城市夜经济嘉年华”,探索发展票根经济,着力放大成都世运会入境消费效应,打造“国际范•巴蜀韵”。促进成渝一小时经济圈成为一小时消费圈,世运会将带来重要机遇。
“希望更多具有成渝双城特点的消费场景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推广、整体成势,辐射带动周边更大区域,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成都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世运带火入境游:国际游客直呼“太方便”
“太方便了!刷国际银行卡就能坐地铁,不用下载APP,也不用兑换现金。”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体验刷境外银行卡万事达卡进入地铁站后,萨尔瓦多游客玛利亚感叹道,可以刷国际银行卡的地铁、地铁内的双语广播、中英文导向标识指引正是她所感受到的“成都温度”,而这份温度还将为无数跟着世运会来成都旅行的国际游客带来便利。
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7月26日12时,今年选择从成都航空口岸入出境外国人已达82.33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1.8%。
“今年8月我们接到的入境旅游团数量,远超往年同期,导游都忙不过来了!”成都某旅行社总经理廖仲强感慨道。
大型赛事的吸引力、便利交通和完善的国际化服务,如21个境外电子钱包在蓉直接支付、A级旅游景区及交通枢纽多语种导览全覆盖,正吸引全球游客“提着空箱子来蓉”,深度体验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独特魅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夏日卖萌。(图/中新网)
“这个夏天很多马来西亚朋友选择跟着世运会来成都旅游,我想提醒大家,看完世运会比赛后,别轻易丢掉那张门票。”在成都世运会志愿者、成都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王馨宁看来,在“票根经济”的推动下,成都世运会门票不仅可以让游客在多家餐饮、景区享受折扣,它还能成为“解锁”这座公园城市多重体验的一把新钥匙。
为迎接世运会,成都推出的“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暑期消费季和升级版“票根优惠打卡地图”,将“票根经济”发挥到极致。赛事门票、演出票等6大类44项票根,可在成都市140余家餐饮企业、11家博物馆及景区、25家酒店享受专属优惠。一张门票,真正成为游客探索成都的通行证和优惠券。
世运会的辐射效应远超赛场。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都联合重庆、陕西、云南、贵州共同推出十条暑期入境游精品线路。泰国游客萍娜尼帕•阿品拉赛便选择从成都出发,前往达古冰川,追寻泰国难觅的雪山风光。
成都的魅力在细节中流淌。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希腊双胞胎姐妹玛丽安和索菲亚被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圈粉”;春熙路商场内,澳大利亚游客格瑞对便捷的移动支付连赞“神奇”;世运会龙舟项目国际裁判们,提前6天到达成都,希望用脚步丈量这座公园城市,品尝地道麻辣火锅。
遍布成都的532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和30个“世运空间”微场景,将体育体验融入社区广场、历史街区,让全球游客与市民同频互动,共享运动欢乐。
成都街头的“人间烟火”气氛深深吸引外籍游客。(图/中新网)
海外客“潮玩”世运:成都水上运动成新宠
世运会临近,海内外游客对于运动的关注热度升温,带动成都不少运动项目的经营门店生意忙碌起来。
游客在成都西湖寰海创玩水上中心体验摩托艇运动项目。(图/成都红星新闻)
位于成都大邑县的成都西湖寰海创玩水上中心,开设了包括摩托艇在内的多个与世运会水上项目类似的娱乐项目,暑期以来,日均接待游客量超过千人。
“摩托艇是我们中心的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从今年7月初开始,我们中心接待的海外游客数量明显高于过去。”成都西湖寰海创玩水上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水上中心的海外游客数量低,今年海外游客同比增长接近10%。
和女友来成都享受定制游的印尼游客Erick表示,在成都好友的推荐下,他们去了锦城湖体验皮划艇,他说:“我感觉到那里非常热闹,成都的体育氛围非常好,我很喜欢。”
锦城湖浪速运动皮划艇俱乐部创始人赵晓俐表示,如今每逢周末,日均上千人到俱乐部体验皮划艇运动,即使是周中,日均体验人数也能达到300人,全年体验人数超过10万人次,其中不乏海内外水上运动爱好者。
成都体育学院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院院长柳伟指出,成都不仅有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还有强劲的创新能力。成都世运会期间,共有230余项科技产品植入世运会服务体系,实现新技术新产品和世运会场景“双向奔赴”,为游客带来更好的观赛体验。立足丰厚的大运遗产,成都世运会将进一步推动成都文体旅深度融合,实现城市与赛事“双向奔赴”。
编辑:无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