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点赞过的论坛:尼山为何成文明对话“流量担当”
- 1752146909489
- 来源:亚太快讯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会址远眺。(图/济南海报新闻)
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开幕,来自70余个国家的560余位嘉宾齐聚尼山脚下,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主题,共同探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和合共生之道。作为孔子诞生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为跨文明对话的“世界会客厅”。本届论坛汇聚全球学者,探讨文明互鉴与现代化路径。论坛现场鲁绣、马面裙等非遗展示,让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齐鲁文化,而儒家“和而不同”的智慧更被国际学者视为构建全球伦理的基石。这座高度仅344米的小山,正以跨越2500年的思想底蕴推动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的新实践。
尼山,搭建文明对话的“世界会客厅”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中国山东网、济南大众新闻报道,尼山是孔子诞生地,如今已成为人类思想的重要交汇点。论坛现场,“对话”“多元”“相融”成为高频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芮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不断汇聚和演进的历史,应尊重每一种文明,在推动交流互鉴中,使不同的文明焕发新的生机和蓬勃活力。
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场高端对话会聚焦“全球挑战下的文明交流互鉴”,图为多位中外学者现场分享洞见。 (图/济南齐鲁壹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的开篇之问,在尼山化为生动的现实图景。论坛创办15年来,持续广邀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专家学者,“朋友圈”半径不断延展。
本届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下设“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等6个分议题。
“论坛主题与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相契合,生动诠释了尊重多样性、弘扬共同价值的追求,是儒家‘和合’思想在现代语境下的具象化表达。”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国承彦说。
鲁绣、马面裙扮靓尼山
在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现场,不少外国友人被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周锦带来的鲁绣花边伞、马面裙、虎头帽所吸引,他们戴虎头帽、穿马面裙拍照留念,还手持鲁绣花边伞和周锦学习扭秧歌。
中国媒体记者现场专访了周锦。周锦说:“去年我带着马面裙来到了尼山,今年带来了鲁锦、鲁绣和马面裙,就是为了让更多人通过尼山论坛了解好客山东、大美山东,如果说‘国泰民安’源自于山东泰安,那么锦绣中华就是我们对祖国最好的祝福,实际上鲁锦上绣花就叫‘锦绣中华’。我也相信未来,中国的文化一定会在世界上引领时尚。”
7月9日,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国际知名设计师、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周锦(右三)与外国嘉宾共同展示鲁绣花边伞和马面裙。(图/中新网)
会场之外,为更好彰显儒家文化的厚重底蕴与创新活力,孔子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还推出了“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一件件文物生动展示了儒家思想的源流演进与核心精义。论坛之余,与会嘉宾还可以探访尼山圣境、漫步鲁源小镇,感受传统文化如何通过创意设计焕发时代新生。
尼山为何是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
山不在高,有“圣”则名。尼山海拔只有344.6米,但因为诞生了圣哲孔子,而在今天成为思考人类命运的地方。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出生这天据计算是公元前551年9月18日。这是一座山和一个人的伟大际遇,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名字就与尼山直接有关。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处,儒家的根本精神,归结到一个字,就是“仁”。
“仁”的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尼山位于曲阜东南部,距离鲁国国都曲阜25公里,今天从乡间道路行车约半个小时,在交通不便的春秋鲁国,这里只能用偏远来形容。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句话就与孔子出身有关,意思是“我幼年时生活艰难,故而能做一些他人不肯做、不屑于做的卑下的工作”。孔子3岁丧父,母亲颜徵在是一个贫贱女子,她带着孔子离开尼山后,一直在曲阜阙里颜氏家族聚居的贫民区,这使孔子较早地体会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艰辛。
人的所有思想都来自实践,孔子的仁爱思想也不例外。孔子在母亲去世后,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走上社会舞台,但贫贱的出身和阅历,为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提供了实践基础。
孔子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这些都是“仁”的体现,而他之所以有这些思想和行为,与“曾贫而贱”有关,因为年轻时和基层劳动民众长期生活在一起,而产生了思想上的体恤。
尼山圣境是山东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由山东省政府于2010年11月批复成立,2018年9月建成开园,2024年接待游客约160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推出了《金声玉振》大型礼乐表演、《鲁源奇妙夜》等新业态活动,一票难求。
美丽的尼山,成为了人类“美美与共”思想的汇聚地。
10多年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提供了一个不同国家人与人友好交往、思想交流、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为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点亮希望之灯。
穿越2500多年,儒家思想“照进现实”
参加过尼山论坛的嘉宾,对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有相同的评价。日本前首相、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长福田康夫说,历经千年的儒家思想,现在仍在日本发挥着重要作用,证明了儒家思想超越时空,在当代仍具有普世性。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为了推动社会、国家的稳定,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这在全世界以及任何时代都是通用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提出“以古代智慧应对现代挑战”的观点,他表示:“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孔子给了我们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和而不同’,这是对当今世界最好的解读......我们需要探寻一个基于‘和而不同’理念的全球伦理框架,而孔子提倡的‘仁爱’将成为新的全球伦理框架的核心,这将是全世界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合作与努力的方向。”
编辑:无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