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秦始皇后裔在日本?学者解析渡来人秦氏身份迷思

  • 来源:亚太快讯

日本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游人如织,这座始由渡来人秦氏建于8世纪的神社至今仍承载着全球游客的祈愿。神社背后的秦氏,自称秦始皇后裔的日本古代豪族,其祖先起源持续引发学界关注。对此,学者近日指出,秦朝宗室血脉在秦末已断绝,现有证据仅能表明秦氏是“具有文化认同的渡来人群体”。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助理研究员、日本古代史研究者曾堰杰受访时表示,学界对于秦氏祖先的假说非常多样,但据史料记载,秦朝宗室后代已经断绝,目前不能完全确认秦氏是从古代中国迁徙来的,所以学界大多认为,秦氏是从大陆而来、具有汉族秦氏群体意识的族群,统称为“渡来人”。

“秦氏的这种说法体现他们寻求最大的群体认同,为自己的族群寻找文化归属。”曾堰杰坦言,“民族这个概念是现代社会重新赋予历史的一种解读,渡来人经过将近两三千年的繁衍,血统已经不再纯正,希冀于分子生物学等科技手段去寻找渡来人的祖先需要大量的样本和更深入的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以秦氏为代表的渡来人为正处在农业社会的日本带来了生产技术和治理经验。“首先是最基础的手工业技术,比如纺织、冶铁、医术等,这些技术增强了普通民众的生产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体系。”曾堰杰指出,“另外一个层面是制度,这是对古代日本影响最大的,比如钦明天皇在位时首次对管下的渡来人进行‘编户齐民’,日本才开始有了“户籍”的概念,是早期日本天皇巩固统治地位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之上,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在大化二年进行改革,才奠定了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人口流动不仅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传播,还对整个古代东亚世界的文化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堰杰表示,古代东亚世界内共享着一套发源于中国的文化体系,该体系建立在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秩序的观察之上,认为统治者的行为应当符合这个秩序,方可实现人民安乐、长治久安。包括日本和朝鲜在内的东亚国家认为,这套文化体系并没有国界和民族之分,并基于该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关于“文”的文化常识。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近现代,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逐步确立了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各国产生了民族自觉。“这套共享的文化体系提供了中日两国交流互鉴的空间,能够回应当代社会的文化关切。”曾堰杰说。(完)

(文/林听)

编辑:山佳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