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到乌鲁木齐:日本留学生搭顺风车感受真实中国
- 1751271609877
- 来源:南京《新华日报》
今年1月21日,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二,来自日本的留学生谷河响背上行囊,揣着1000元(人民币,下同)旅行基金,踏上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旅程:仅靠搭顺风车,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出发,前往3000多公里外的新疆乌鲁木齐。
日本留学生谷河响。(图/南京《新华日报》)
在旅程之初他设定了一个“社会实验”:询问对方是否愿意让他搭车——如果对方说“愿意”,便告诉他“我是日本人”——观察他们是否会因此改变主意。最终,17位司机中,仅有1位在得知他是日本人后拒绝了他。也就是说,94.1%的愿意帮助他的中国人即便知道是日本人,依旧选择了善意与帮助。
谷河响的这段旅行故事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社《冰点周刊》之后,在网络爆火。为什么要用“搭便车”的方式穿越中国?为何选择从江苏南京到新疆乌鲁木齐的线路?最难忘的人和事是什么?如何形容这段旅程?为得到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国媒体记者近日在南京大学新传院采访了谷河响。
21天顺风车“我抵达了新疆”
“知道我是日本人,依旧选择了善意与帮助。这不是什么民调数据,也不是什么官方问卷,而是真实民间生活中,人对人的反应。对我来说,它比任何统计都要宝贵。因为这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用眼睛看出来、用心感受出来的——中国。”
这段文字出自6月25日北京《中国青年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冰点周刊”发布的文章《一个日本留学生从南京搭车去乌鲁木齐》。截至发稿时间,该文阅读点击量突破10万,并被众多中国官方媒体转发。
“好像有点火了,我在新街口吃饭的时候,被人认了出来。”谷河响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大家最好奇的都是,一位日本留华学生,为何会选择搭便车的方式去往新疆?
“我特别喜欢看到不认识的世界,不认识的人,所以就想要去更多地方旅行!”谷河响在北京大学做过一年交换生,但是生活区域仅仅是北京和南京两个校园周边。更深层的驱动力,源于谷河响对文化理解的信念,“文化寄托于人”。在他看来,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要真正理解当地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的身份是外国人,除了通过网络,通过中国人看中国文化才是正确的。”搭顺风车,正是他选择的最直接“阅读”中国的方式——行万里路,阅无数人。
2025年春节前夕,同学们陆续返乡,他们的家乡在地图上连成线,点燃了谷河响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的渴望。看着中国地图,他选择了南京到乌鲁木齐的路线。谷河响的理由出人意料的朴素:“我认识的朋友中最西边的就在新疆,这一路沿线有不少同学和朋友,他们可以作为向导,那游玩起来肯定了解得更深入。”
同学们说这是一趟“没苦硬吃”的旅行,因为他只带了1000元人民币。
旅程的艰辛远超想象,他经历过冬日雪夜的帐篷苦寒,好几次“感到崩溃”:在服务区因高烧腹泻蜷缩在临时帐篷里,在荒僻的服务区苦等数日搭不到车,忍受寒冷与孤寂;中国西部地区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也给他带来困扰,还有东西丢失后的慌张与懊恼……
经过17位司机的接力顺风车,当地时间2月11日0时57分,谷河响在出发21天后抵达了乌鲁木齐三坪服务区,到达旅程的终点。“到达乌鲁木齐时,我原以为会落泪,甚至幻想过下车的瞬间会跪在地上放声大哭。可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平静。”谷河响回忆说,“因为旅程的每一天都让我很震撼、很激动!”
“我遇到的都是好人”
谷河响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开通了中日双语@光头日子的Vlog,记录这一次难忘的旅程。
他的镜头里记下了一个个善良的“中国普通人”的真实面孔:有免费搭载他的年轻夫妇、年迈的老两口、回家过节的打工族、出门旅行的年轻人、沙漠里实施救援的爱心人士;也有请他吃饭的小红书的网民、服务区里为他释放善意的员工、保洁员……“我遇到的一路都是好人!”
第一期短视频记录了他出发时的场景。这一天,他从南京大学南门出发,在校外加油站拦车,很快,一位在加油站工作的,比谷河响年轻两岁的男生开车带他前往南京最边缘的八卦洲服务区。
旅行第四天,还未适应长途奔波的谷河响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他开始发高烧、腹泻不止,在沿途的一个服务区室内的角落支起帐篷避雨。工作人员发现后前来阻止,但当谷河响艰难地解释了自己的状况,工作人员默许了他在相对避风的廊下暂时栖身,这份在规则和人情之间的通融,让谷河响感受到难忘的暖意。
熬过最初的困难,谷河响在河南洛阳迎来了一份“快乐礼包”——春节。谷河响喜欢看中国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对里面一家人围坐的热闹场景很是向往。在洛阳的朋友家,他第一次体验了地道的中国春节:除夕夜,全家人围坐一桌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烟花,都让他仿佛走进了《家有儿女》之中;大年初一早上,朋友的父亲给谷河响也发了红包,更让他又惊又喜。他还跟着朋友挨家挨户“走亲戚”,看见一屋子人聊得火热,孩子们跑来跑去嬉闹,大人们端着茶杯寒暄……这份属于中国春节特有的、浓浓的“家”的味道,让他感受到中国人“家庭与亲情的凝聚力”。
令谷河响感到震撼的,当然还有旅程中的美景。
他看到了洛阳龙门石窟千年巨佛的庄严凝视;看到了兰州黄河畔“雪山映高楼”的天际线;在哈密群山间看见了“雪中彩虹”,他感叹中国的辽阔和美丽,更切实地感受到中国的地大物博。他向记者描述起,晚上,当他在乌鲁木齐和南京的朋友通话,他那里的太阳还在半空中,而南京已经是夜里,“原来在中国就可以有两个小时的时差!”
如果要用词语来形容这趟旅程,你会选择什么词语?面对记者提问,谷河响思忖了一分钟后说:“我想用三个词:开心、刺激、暖心!”
编辑:无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