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科学家揭开始祖鸟飞行之谜 珍贵化石带来突破性发现

  • 来源:网络编辑

(亚太快讯消息)始祖鸟是否具备飞行能力、如何起飞的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界的未解之谜。虽然侏罗纪时期也存在其他带羽毛的恐龙,但它们大多无法真正飞行。有学者认为,始祖鸟并非真正的飞行者,更像是能在空中滑翔的“滑翔机”。

始祖鸟最早的化石发现于德国南部,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形成于约1.5亿年前。目前全球仅发现14具始祖鸟化石,部分被私人收藏无法用于研究,这限制了科学界对鸟类演化关键阶段的认识。

据CNN报道,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近期获得一具保存极为完好的始祖鸟化石,为破解飞行之谜提供了新线索。相关研究成果14日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研究团队通过紫外线扫描和CT扫描对这具鸽子大小的化石进行分析,发现了此前未观察到的软组织结构,特别是羽毛方面的关键证据,表明始祖鸟可能具备主动飞行能力,而非仅能滑翔。

这具化石保存状态极佳,仅缺失一根趾骨,几乎没有岁月侵蚀的痕迹。菲尔德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论文第一作者奥康纳博士表示,这是罕见的优质标本。

研究团队经过约1600小时分析,首次在始祖鸟身上发现“三列飞羽”——这是位于上臂骨与身体间的关键羽毛结构。现代所有能飞鸟类都依靠这一部位实现主动飞行。虽然科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推测始祖鸟可能拥有这种羽毛,但直到此次研究才获得直接证据。

研究还发现,始祖鸟口腔内的腭骨结构与现代鸟类相似,即头骨各部分能独立活动,使鸟类能更灵活使用喙部。这一结构可能是鸟类飞行与取食方式演化的关键。

奥康纳博士回忆研究过程时说:“几乎每个步骤都有惊喜。”未参与研究的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生物学副教授查普曼指出,“三列飞羽”的存在强烈暗示始祖鸟具有真正飞行能力,但可能只能短距离飞行,因其缺乏现代鸟类特化的胸骨和强壮飞行肌肉。

始祖鸟被认为是连接不会飞的兽脚类恐龙与现代鸟类的关键过渡物种。奥康纳坦言,2022年博物馆从私人藏家处购得这具化石时实属“冒险”,因其自1990年起一直由私人收藏,保存状况不明。但化石的完好程度远超预期。

奥康纳博士强调,恐龙向鸟类的进化是地球生命史上最重要的演化事件之一。这不仅因为部分恐龙在白垩纪大灭绝中幸存,更因为它们演化成了现今地球上种类最多的陆生脊椎动物——鸟类。这一过程对理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迁意义重大。

奥康纳表示,这具始祖鸟化石可能还蕴藏着更多揭示鸟类演化的关键信息。基于已采集的大量数据和持续分析,她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重要发现。

始祖鸟复原图:羽毛特征显示其具备自主飞行能力 图源: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