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公里北京长城新玩法!这场文化节让遗产“活”起来
- 1747212449936
- 来源:亚太快讯
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5月13日在北京延庆区开幕。图为开场节目《长城谣》。(图/北京千龙网)
当地时间5月13日上午9时,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在悠扬的弦乐四重奏《长城谣》中拉开序幕,北京交响乐团演奏家们的精湛技艺与延庆区第二小学孩子们的天籁童声交相辉映。以“守护文化遗产,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北京市延庆区隆重开幕,200余位嘉宾出席文化节开幕式。此次论坛共设置主论坛、青年论坛两个版块,汇聚了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以及国际社会专注长城文化研究传播的外交人员和国际友人,共同探讨长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发布
综合中新社、北京千龙网、北青网报道,今年长城文化节期间,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开展持续全年的多元融合、精彩纷呈的长城主题文化活动。
北京段长城全长520.77公里,遗产价值突出、文化内涵丰富。此次长城文化节的举办地延庆,是北京地区实有长城墙体长度最长、形制体系最丰富、区域文化最独特、景色最壮观、保护与发展结合最早、长城主题载体最丰富的地区。争当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领头雁”的延庆区,2024年共实施7项长城本体修缮工程,涵盖砖石、土边长城,同步推进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等。
北京正打造“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开幕式现场,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十条“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辐射联动长城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长城文化体验之旅。
十条线路串联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六区,辐射联动八达岭长城景区、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黄花城水长城、司马台长城等多个优质旅游景区,以及超20个全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游客可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干道便捷抵达重要景点,深入体验长城的魅力。
文化节期间,长城沿线各区还将举办多场文商旅体活动,集中展示长城文化魅力。
北京长城文化节启动“1+4+N”活动与logo征集
北京市文物局同时发布了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1+4+N”活动,并启动北京长城文化节logo征集活动。
据了解,本次长城文化节构建了“1+4+N”的活动体系,其中,1指的是本次开幕式,4指的是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N指的是长城沿线各区组织的多元活动。
据主办方介绍,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将接力登场。9月至10月,怀柔区黄花城水长城系列活动专场将精彩呈现,游客可在此欣赏水长城的独特风光,感受文化与自然交融的魅力,领略长城在不同环境下的别样风情。
9月中旬,河北省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举办京津冀长城保护成果国际传播活动,向世界展示京津冀长城保护成就,推动长城文化走向国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长城文化。
北京长城文化节logo征集活动旨在广泛汇聚各方创意灵感与智慧精华,精心打造一款能够高度凝练长城文化节特色内涵、精准传递其精神气质的专属文化标识,为长城文化节注入更具时代气息与吸引力的视觉元素,进一步塑造北京长城文化节的鲜明品牌形象。
长城微视频全球发布:10国元首故事展中国外交“金名片”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人类和平与友谊的文化纽带。值得一提的是,自1954年至今,八达岭长城已接待54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金色名片”。
当日开幕式上,《外国领导人登长城》系列微视频(三期)正式向全球发布。该片共10集,选取新西兰、英国、西班牙、印度、南非、委内瑞拉、几内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秘鲁10国领导人的长城故事,借助“国际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通过“长城精神”展现“北京文化”。
据了解,即日起,作为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的重要成果,该片将通过境内外媒体平台向全球推送,让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
影片发布活动现场,主办方代表向斯里兰卡大使馆参赞尼兰卡•帕里帕纳、几内亚大使馆二等秘书孔戴•穆斯塔法等驻华使节和国际友人赠送“长城之礼”。
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主论坛现场。(图/北京央广网)
中外嘉宾共论长城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
当日上午,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主论坛在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后率先举行。论坛共分为“保护•矢志坚守”“传承•文脉赓续”“发展•创新蝶变”三大篇章,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旨演讲,中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的实现路径。
今年是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长城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表示,40年来,中国实现从单一文物保护向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的跨越,在保护理念、管理能力、公众参与、服务社区与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全球遗产保护贡献了实践经验。
英国哈德良长城,与中国长城于1987年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罗伯•柯林斯(Rob Collins)提到,公众参与文化遗产共享已成为哈德良长城保护的传统之一。目前,英国每年都会举办面向公众的相关活动,包括一年一度的哈德良长城考古会议,以及相关学术讲座,且每年都会推出面向公众的新书。
长城保护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修复,更是对文化基因的传承。(北京)首都博物馆馆长郭京宁表示,作为建设主体,首都博物馆推进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将利用增至旧馆四倍的展陈面积,系统呈现长城“军事攻防、民族融合、生态赋能、艺术融构、精神传承”等多重文化内涵。
长城村落与长城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表示,当前,中国长城沿线村落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特色鲜明,建筑构造体现“险、密、奇、巧、全”,是长城文化的“博物馆”。长城村落保护与发展,应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推动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
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青年论坛5月13日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举行。图为参会人员在参观。(图/北京《新京报》)
青年共护长城八达岭石峡村焕新颜
当日下午,青年论坛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举行。该论坛以“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为主题,吸引了众多青年学者、设计师和摄影师的积极参与。
论坛通过宣讲、发布、对话和交流等多个环节,深入探讨了长城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激发了青年一代对长城文化的热爱与共鸣。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前往石峡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石峡村“百千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村庄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石峡村,嘉宾们参观了“长城人家”精品民宿、酒坊、咖啡厅等产业,了解了村民如何通过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走上致富路的情况。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石峡村汇聚了八方力量,乡村更是换了新颜,成为长城脚下极具特色的“长城村”。
编辑:无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