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舞白狮(文创)、陶瓷、油画……黎川携瑰宝亮相日本大阪世博会
- 1745560059496
- 来源:生鲜日本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盛大开幕,中国馆建筑以竹简为设计灵感,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的主题,设置“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3个展区,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活力。江西省黎川县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携四项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舞白狮(文创)、陶瓷、油画和灌芯糖惊艳亮相,成为世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非遗“舞白狮”焕发新生
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一对通体雪白的狮子跃动于大街小巷,它们额缀金纹、威风凛凛——这便是黎川舞白狮。
从元代至今,舞白狮作为一种民间灯彩表演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从邓春生手中传承下来,如今已到第四代。据清光绪《黎川县志》载,舞白狮的民俗在晚清时就已在黎川盛行。
每逢新春佳节,白黑红黄四种舞狮队携铜锣大钹逐户拜屋,谓之“扫晦”。人们争相燃炮引狮入屋,随着一声“狮衣进门笑嘻嘻,贺喜老板做生意”的歌声!舞狮队相继鱼贯而入,狮首大如筛,口阔似盆,铜铃双目凛然生威,隐现“兽王镇宅”之仪。乡民深信其威仪可震慑邪祟,故认为其具备“旺屋”之能。
在各种舞狮中,黎川白狮独树一帜,极为罕见。狮身制作精细,造型雄壮魁梧,表演动作舒展优美、刚柔相济,伴随着多变的打击乐,腾挪跳跃、上下翻舞,大有气吞山河之势。黎川的白黑红黄四狮中,尊白狮为首,所以白狮被称为黎川狮王。2014年,“黎川舞白狮”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国家级非遗“舞白狮”走进各个学校,走出黎川,走向日本,迈向更大的世界,这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创新,它们以独特的魅力跨越时间、空间碰撞出新的火花。
此次世博会上,黎川县推出了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白狮造型的玩偶摆件、油画作品、冰箱贴、纯铜狮王笔插、主题抱枕和帆布袋等,让传统非遗以现代方式焕发新生。
千年窑火,匠心传承
康舒、怀泉、嘉顺、九州、振辉等陶瓷品牌相继被评上著名商标,陶瓷种类发展遍地开花;举办全县陶瓷企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2022年“中国陶瓷煲都·黎川”专场直播促销活动、参展2022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从昔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产业,到如今成为耐热瓷煲的领航者;从昔日的传统生产方式,到如今的精益高级的生产渠道;从昔日的单一日用瓷制造,到如今的园林艺术瓷、耐热瓷、卫浴瓷、工业先进瓷等花样产品的设计升级,黎川陶瓷逐渐遍及国民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
黎川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县志记载,黎川在元末明初时期就开始日用瓷生产,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15年4月,在黎川中田乡发现近百座古瓷窑,不仅彰显了当年黎川陶瓷生产的繁盛,更将黎川陶瓷生产历史向前推至唐宋时期。
20世纪60年代,黎川开始发展陶瓷工业,先后经历了60年代的起步、80年代的兴起、90年代的转制、2000年以后的技改提升及近年来的品牌创建等五个阶段,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该县工业主导产业、首位产业,正以产业集群占据中国耐热陶瓷市场约65%的份额大步迈出。
此次世博会,黎川展示的陶瓷精美繁复,既有实用经典的纯陶瓷焖烧锅,也有精美优质的导磁陶瓷锅,还因地制宜选送了一些日式风格的耐热煲、刺绣浅煲以及日式琥珀浅煲和平底浅锅进行展出。
农民油画艺术无界
油画是黎川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黎川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油画)之乡。画笔扫过田园风光,油墨飘香五湖四海,农民油画走出山乡……黎川油画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末,来自东海之滨的上海知青不仅带来了新观念,还在县文化馆开办油画班,以“传、帮、带”的方式为当地培养油画人才,播下了该县最早的油画种子。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山山水水,唤醒了黎川儿女的创造活力。许多土生土长的年轻农民,纷纷洗脚上岸,跻身于这一高雅的艺术殿堂,一展油画艺术嘉年华,推动黎川油画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繁荣壮大,涵养了钟灵毓秀的典雅气质。
此次参展的黎川油画作品包括乡村风景、民俗风情、抽象艺术等多个系列,色彩浓郁,笔触细腻。油画《狮王争霸》《年娃》《梅下贺岁图》《辞旧迎新》作为世博会征集作品,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黎川油画的魅力与活力,传递出奋勇向前、岁月祥和的美好寓意。据悉,此次共有19幅油画和一个吉祥物参加世博会。
作为“中国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中国陶瓷煲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油画)”,此次亮相日本大阪世博会,黎川非遗文化的精彩呈现,不仅让全球观众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理念,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思路,为传统技艺的国际化传播开辟了新途径。舞白狮的雄浑动人、耐热陶瓷的实用精致、农民油画的绚烂多姿、灌芯糖的独特甜美,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的文化画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