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专访“逆天改命”的无量仙翁 王德顺:我更像哪吒

  • 来源:亚太快讯

2025年2月20日,海南某个影院散场灯亮起时,89岁的王德顺坐在前排,盯着银幕上鼻青脸肿的“无量仙翁”,心里涌出些许酸涩。这是他第一次完整观看由自己参与配音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

《哪吒2》中的“无量仙翁”。(图/《哪吒2》剧照截图)

三天前,他刚结束一场健身——游泳1小时、举铁1小时、拉伸1小时,肌肉线条在阳光下泛着古铜色光泽。旁人很难想象,这副躯体属于一个曾因演哑剧累到“植物神经紊乱”、靠啃榆树叶度过饥荒的东北老人。

近日,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中气十足地道出了,对配音角色的理解:“‘无量仙翁’虽是反派,却坚持自我信念,在自己的逻辑世界中自洽。”

2022年6月24日,王德顺为《哪吒2》“无量仙翁”角色配音现场图。(受访者供图)

饥饿与自由——“野孩子”改命“戏疯子”

1936年生于沈阳的王德顺,14岁辍学打工,在军工厂的业余演出中点燃艺术火种。

那个年代,沈阳郊外的榆树林是王德顺最早的舞台。

身为家中第九个孩子,他常在饿肚子的黄昏爬上树,把榆钱和树叶塞满布袋。“蒸熟了拌苞米面,香得很!”他眯起眼,仿佛仍能闻到那股苦涩的清香。

这种“荒野求生”般的童年,塑造了他对自由的原始渴望。逃学、滑冰、游泳......老师用戒尺打手心,他却不以为然:“我还有比写作业更重要的事情做。”

这种混不吝的劲儿,在14岁被迫辍学做公交售票员时,转化为更隐秘的反抗——他偷偷报名工人文化宫的免费艺术班,从表演到舞蹈,王德顺像一块海绵般贪婪吸收养分。24岁的他做出人生第一次豪赌:辞去电工铁饭碗,考入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

从此,十年话剧生涯锤炼出他扎实的台词功底。“讲台词要有头腔共鸣,声音要圆润有金属感。在没有麦克风的年代,声音让全剧场的人听到。”

在《哪吒2》配音现场,面对表面慈祥、内心阴鸷的无量仙翁,王德顺展现出“春风化雨”到“雷霆万钧”的声线渐变。导演陈浩见证了他如何将这种实验精神注入角色,甚至直呼:“这就是我要的亦正亦邪。”

1987年,王德顺在德国科隆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哑剧节上演出。(受访者供图)

撕裂与重塑——哑剧时代的“殉道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50岁的王德顺褪去了舞台演出的长衫,带着妻儿北漂,演绎他和妻子共同创作的哑剧《生命》。

他组建家庭戏班:儿子报幕、女儿弹琴、妻子编剧。最窘迫时,全家蜷居地下通道,他却兴奋地比划新编的哑剧动作。

“学艺术到了一定阶段,就是有点‘疯魔’。”这段经历被他称为“艺术家的祛魅”——剥离体制庇护后,他才真正触摸到艺术的野蛮生命力。

王德顺用“天性乐观”形容自己,他说,自己当时就有着“能成功”的信念感。于是,“带着自创哑剧《生命》踏上了国际巡演之路”这个愿望,王德顺仅用两年就实现了。

1987年,在德国科隆市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哑剧节上,王德顺将中国的哑剧第一次推上了国际哑剧舞台。他仅凭肢体演绎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谢幕时获得全场观众热烈掌声。《生命》公演了10年,王德顺的足迹遍布多个国家。

《活雕塑》封面。(受访者供图)

活雕塑:让中国美学走出国门

如果说哑剧是王德顺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那么1993年创作的《活雕塑》则是他向全球艺术界展示的强音符。

“我演的是天上人间苦难的爱情。天上的爱情是亚当夏娃的爱情,人间的爱情是罗丹和情人卡米尔·克劳戴尔的爱情。”舞台上,全身涂满青铜色的他与罗丹的雕塑对话,通过肌肉控制,让血肉之躯与青铜造像产生超现实对话。

这种“殉道”般的执着,甚至让身体成为代价。为演活雕塑,年过半百的他泡在健身房练出雕塑般的肌肉;为完成高难度动作,王德顺仍强忍韧带撕裂,练成“一字马”。

“每场演出前1小时我会进行高强度热身,否则肌肉线条不够清晰。”王德顺边说,边展示着《活雕塑》封面上结实的肱二头。

今年7月,89岁的他受德国艺术委员会邀约,将带着《活雕塑》重启欧洲巡演。“我现在的任务是把90岁的身体练到60岁。”

衰老与征服——“80后”的云端逆天

王德顺的书架上,飞行执照与哑剧奖杯并肩而立。85岁学开飞机,79岁光膀走秀,78岁骑重型机车......这些疯狂举动的背后,是他对“艺术家”身份的独特诠释:“跨界不是猎奇,而是用不同媒介探索生命的维度。”

2021年,王德顺走进航校报名学飞行。负责人指着停机坪的螺旋桨飞机:“能爬上去再说。”他一把抓住机翼,动作利落得像个少年。“尿检40项指标、心脏瓣膜检查?随便测!”他笑得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孩子。从苦读飞行理论,再到坚持飞行实践,三个月后,他便手握飞行执照。

“某种程度上说,我更像哪吒。”纵观王德顺的人生经历,除了“改行”,还要“改活法”“改心态”。这种“贪心”让他不断撕裂标签:话剧演员、哑剧先锋、活雕塑家、飞行员、配音反派......甚至孙女在影院听到他的声音时,都惊呼“没认出这是爷爷的声音”。

采访间隙,他还读着网友和自己的互动留言,他兴致勃勃谈到:“有网友问,《哪吒3》出来,我还会不会配音。我回复:如果到时还活着,我就去配。”文/陈辉

编辑:赵柄楠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