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流行语大揭秘!“鸡娃”、“银发力量”竟成日本人眼中的这些词竟成热门
- 1738315110967
- 来源:旅日侨网
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权威期刊《咬文嚼字》在2024年12月2日发布了“2024年十大流行语”。今年上榜的热词涵盖科技、职场、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包括:“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
有些词让人点头称是,有些词让人会心一笑,还有些词让人陷入沉思:“city不city”的灵魂拷问,“班味”的职场真实写照……这些流行语,既是时代的注脚,也是社交圈的密码。
据介绍,“2024十大流行语”是由语言文字专家,基于全年互联网和大众媒体中的高频热词评定而出,重点关注中文的“创新”。《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今年的流行语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十分鲜明。”
有趣的是,日本人也评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流行语!咱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理解对味儿了吗?
首当其冲的就是“内卷”!不过,在日本人眼中,这个词的含义变得有些“文艺”:他们理解为——“被迫卷入国内的生存竞争”。嗯……听起来虽然也挺有道理,但少了那股无奈感。毕竟,真正的“内卷”,可不仅仅是竞争激烈,还包括那种“躺不平、卷不赢,却还得拼命卷”的酸涩滋味。看来,咱们的“内卷”,还是得让他们再多感受感受!
接下来是“躺平”这个词,在日本人的理解下,变成了“寝そベリ族”。不过,这个“寝そベリ族”指的是,那些不愿卷入高强度工作和社会竞争,选择以最低限度的方式应付生活,带着一种“现实太难了,我也不想这样,但只能这样”的无奈和被动情绪。听起来有点消极,似乎少了点什么?因为在中文的语境中,“躺平”不仅仅是无奈,更带着自嘲的意味,还带有一丝反抗精神。它其实是一种对“内卷”现象的独特回应,表达的是“我不争、不抢,但也不认输”的态度。
接下来上场的是“佛系”这个词。在日本人的理解中,佛系意味着:对所有事物变得宽容,从社会竞争的框架中跳脱出来。然而,在中国,“佛系”更强调面对生活目标、职场竞争和社会压力从而随遇而安的态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佛系”是一种自我解放的宣言,它表达的是拒绝参与不必要的竞争,选择心态上的平和与自由。
“裸辞”这个词汇也登上了榜单。在日本人的解释中,裸辞指的是,在没有决定下一份工作的情况下辞掉现有工作。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在日本的价值观里,工作稳定性和长期就业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传统。如此一来,裸辞在许多情况下仍被认为是一种不太理智的行为。看来,咱们的“裸辞”,在日本朋友眼中,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全职儿女”,嗯?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在国内,可能很少有人这样自称,反而日本人倒是把它“捡”了出来,赋予了全新的定义。他们眼中的“全职儿女”,不光是依赖父母经济支持,还可能深度参与到父母的事业或家族生意中,成为家庭企业的“专职员工”。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吃软饭”与“全情投入”并存的职业选择!
▲主持人:虽然大学毕业,但因为没有工作机会,所以回到家里“工作”。
▲主持人:有些年轻人帮助父母工作,并从父母那里领取薪水。
原来“全职儿女”这个词和日语中的“専業子ども”有些相似,尤其是在涉及家庭责任和照顾父母的方面。但是,两个词汇的背景、动机和社会接受度却大不相同。中国的“全职儿女”更侧重于照顾父母和处理家务,完全是为了家人而“牺牲自我”。而在日本,所谓的“専業子ども”通常是参与到家族企业中,帮助父母经营生意,并领取报酬。说白了,更多的是出于家族经济的需求,而不是单纯的“孝顺”或照顾父母的责任。所以,在日本,这种现象看起来更像是“全职家族员工”,而不仅仅是“全职子女”。
“鸡娃”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日本理解的“鸡娃”是,为了取得优异成绩,被父母送去补习班的孩子。“鸡娃”在中国是一种由父母高度参与、针对孩子学业和未来竞争力的强化教育方式,而在日本,虽然也有类似的教育期望,但教育方式通常较为宽松,强调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而不太注重极端的学术强化。这两种教育的差异反映了中日社会对教育的不同期待和价值观。
值得关注的一个词汇“银发力量”分别出现在里日本榜单与中国的榜单之上,那么这个词汇日本是如何理解的呢?
在日本,“银发力量”这一概念通常是指老年人群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老年人的角色和价值被重新审视。
同样中国对“银发力量”这个词的诠释是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既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老有所为,年龄不能阻挡“银发族”活力四射。
尽管两国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但从大方向来看,都意识到老年群体的潜力远超预期。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参与中,这股“银发力量”都在悄然改变着社会面貌。所以,中日两国不仅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保障,还在为他们的精彩人生提供更多机会与支持。
与此同时,日本网友评论也特别有趣:
▲从流行语中可以看到中国的生活,真有意思!
在日本也可能增加的“躺平族”
最后布丢认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这些流行语不仅仅是语言的潮流,更是反映了中日两国在文化、社会和价值观念上的微妙差异。从“内卷”到“躺平”,从“佛系”到“裸辞”,每一个词背后都承载着时代的声音,也映射出两国民众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的独特反应。
总之,这些流行语不仅是社会风潮的风向标,更是我们理解和反思自身文化的一个有趣窗口。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潮中,中日两国的语言与文化正在交汇,带来了更深刻的相互理解与共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