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拜轩辕” 海内外炎黄子孙黄帝故里拜祖
- 1712906660978
- 来源:日本头条
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11日在河南新郑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000余名炎黄子孙齐聚黄帝故里,拜谒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三月三,拜轩辕”
![]()
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图/中新社)
综合中新社、《郑州日报》、郑州正观新闻等报道,11日是中国农历三月初三,相传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而新郑是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
北京时间4月11日上午,焕然一新的黄帝故里园区庄严肃穆、旗幡猎猎,园区内连廊26幅浮雕全面展现黄帝一统华夏、肇造文明的辉煌历程。与往年不同,今年竹简门的设计继续“上新”,手工雕刻的飞舞祥龙,糅合了“龙的传人”和甲辰年两层意思。
现场拜祖嘉宾穿过寻根门、经系祖坛、过轩辕桥,佩戴着黄色丝巾缓步至拜祖广场,随着轩辕殿前黄色帷幕缓缓升起,黄帝塑像尊容亮相。
9时50分,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式开始。大典沿袭“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分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共拜始祖、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九项仪程。
在“净手上香”环节,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郝龙斌敬上“头炷香”。“祈福中华”环节,一幅波涛壮阔的黄河画卷在拜祖台上徐徐展开,嘉宾代表在画卷上入印祈福。随着白鸽、气球飞上天空,大典礼成。
第一次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马达加斯加中国联合会会长任瑜杰被“天地人和”环节深深打动,“当和平鸽、气球飞向天空,我感到特别自豪和激动”。
“这是我第一次来黄帝故里,从寻根门前的民俗表演到系祖坛的八佾舞,再到故里祠前的编钟,都让我深深感受到隆重热烈的大典氛围,也深切感受到故里人民迎接同胞的真挚热情。”来自湖北的刘女士表示,此行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原文化,更是实地感受了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
今年拜祖大典延续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现场拜祖与境外“同拜”相结合。前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华侨华人已组织举行“同拜黄帝”活动。
摄影展、媒体采风、黄帝文化论坛 “拜轩辕”系列活动很精彩
![]()
“黄帝约我拍郑州”主题摄影作品展现场。(图/郑州正观新闻)
11日,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现场,“黄帝约我拍郑州”主题摄影展精彩亮相,吸引海内外众多嘉宾前往观看。
摄影展上,一幅幅表现郑州历史遗产、人文景观、文化传承、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城市发展的摄影作品,将郑州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观展嘉宾们一边行走,一边观看,不时驻足于某一幅作品前细细欣赏,有的还拿出手机把自己喜欢的作品拍照下来存念,有的则直接站在作品前与之合影。
现场一位嘉宾说:“这个摄影展很不错,把郑州的文化、景观和特色都表现出来了,我很喜欢其中几幅表现郑州自然风光的作品,刚才也都拍下来保存了,如果有机会,我会到这些作品拍摄的地方去亲眼看一看。”
![]()
10日,“主流媒体黄帝故里文化行”采风活动的嘉宾们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采风探访。(图/郑州正观新闻)
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前夕,4月10日,“主流媒体黄帝故里文化行”采风活动在郑州举行。中国知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中国主流媒体的负责人、资深媒体人等60位嘉宾,先后走进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领略仰韶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悠远厚重的黄河文化。
此外,4月9日至10日,以“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使命”为主题的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在新郑举行。论坛上,来自多领域的专家学者登台开讲,多维度、多层次阐释以黄帝文化为源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帝祭祀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何意义?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人文初祖,是华夏文明基本特质形成的源点和起点。
![]()
3月30日拍摄的陕西黄帝陵轩辕庙内的轩辕黄帝像。(图/中新社)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李友广介绍,从对黄帝的祭祀与信仰,是一个悠久的历史过程,在桥山祭祀黄帝的活动更是如此。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以黄帝文化为基础,包容了各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李友广表示,作为史前文明的重要人物,黄帝是华夏文明开创期先民中的杰出代表,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既被华夏各部族尊为共主,又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故而一直被后人所铭记、感念、祭祀、弘扬。
![]()
相传黄帝手植柏。(图/中新网)
李友广说,“今天,在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更应积极重视黄帝祭祀与黄帝文化,充分挖掘黄帝文化与中华文明特征形成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今天,更应充分重视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与特色的基础上,积极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切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辑:山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