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文史漫笔】甲午战争中反战的日本重镇人物胜海舟

  •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

至今,日本人还在纪念他——胜海舟——江户末年到明治中期的政坛人物。在东京大田区已经被战火焚烧的胜海舟旧邸建有“胜海舟纪念馆”;在东京都中央区与墨田区交界的两国公园内建有“胜海舟诞生地碑”;在与东京都墨田区政府大楼邻接的“润广场”建有“胜海舟铜像”;在东京都港区芝地建有“西乡南州胜海舟会见之地碑”。

其实,胜海舟原来的名字叫“胜麟太郎”。有点名气、有点文化以后,就要给自己搞一个“号”。文化不够,可以借;借来的,也是文化。“海舟”这个号,就是他从江户末期思想家佐久间象山自己直接题写的“海舟书房”中取过来的。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人从我东京“乐丰斋”的书房里取两个文字来做名字?写到这里,我到网上查了,名字叫“乐丰”的已经不胜枚举。看来,我是坐井观天了,有点膨胀。弄不好,以后人家还说我书房的名字是“抄袭”他人的名字呢。

在中日甲午战争130年的这个年头,我又一次想到了胜海舟。因为他是当时日本政坛上唯一一个反对甲午战争的重镇人物。当日本出兵的时候,胜海舟愤怒地指责明治政府派出的是“无名之师”,并且写下“汉诗”《偶感》——“邻国交兵日,其军更无名。可怜鸡林肉,割以与鲁(俄)英。”

开战以后,日本进入“嘉年华状态”,全国上下拥战、追战、赞战,彻底地膨胀起来。胜海舟却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海舟语录》(讲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中有他这一段话:“认为唯有自己才正确、强大,只有日本才这样说,而世界可不是这么看的。”这需要有非凡的见识和勇气!

威海卫之战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以后,胜海舟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悼念诗文:“忆昨访我屋,一剑表心里。委命甚义烈,懦者为君起。我将识量大,万卒皆遁死。心血溅渤海,双美照青史。”胜海舟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个被誉为“日本海军之父”的人,他亲手创建的日本海军,打的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竟然是甲午中日战争。

胜海舟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是反对日清战争(中国称‘中日甲午战争’——笔者注)的,因为日本有句俗语,‘兄弟干仗狗都嫌’。即便日本赢了又能怎么样,中国就好像狮身人面像,外国人根本无法了解其实力。一旦了解了中国的实力,欧美就会蜂拥而至。日本就要趁着西方还不了解中国的实力之前,在商业工业和铁道等领域开展合作,中国的5亿人口对于日本来说就是最大的客户群体。”

胜海舟认为日本盲目追随欧美走殖民扩张的道路十分愚蠢,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应该成为受轻视的竞争对手,而应该成为日本对抗欧美的伙伴。胜海舟还预见到了三国干涉还辽时日本被国际围堵的窘境。

日本军史研究专家半滕一利在《此后的胜海舟》(筑摩书房,2008年6月第一版)一书提到胜海舟对中国的认识时无比感慨,说甲午战争时胜海舟就对中国有如此清醒而准确的认识,而半个世纪后的日本领导人却没有一个人认识到中国的本质,真想把胜海舟的“指甲里的污垢煎了汤给他们喝”!

最后要“漫笔”的是胜海舟的“私生活”,先后把保姆增田丝、小西兼、森田米子都“升级”为自己的小妾了。他为什么会这样对保姆情有独钟呢?(2024年3月4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