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刺青”的游客为什么在日本泡温泉时……被拒绝
- 1687150873824
- 来源:東京online酱
经常到日本旅行或是有在关注日本文化的人,应该都曾经听过,有刺青的人在日本不能泡汤的这个说法,而在日本,确实也会有店家会在店面明确贴出「身上有纹身刺青的客人不得入内泡汤」等告示。
为什么有刺青就不能泡汤呢?
在日本,刺青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奈良时代也是就是盛唐时期。唐朝那个时候有多盛行刺青呢?诗有云“长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竞相比雕青”。
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流行的刺青文化带回了日本,纹身就在日本被称作“入墨”或“刺青”,据说是当年来到长安的日本的遣唐使第一次见到纹身的时候,他们发现在身体上能绘制出如此精美的图案,于是他们纷纷效仿,于是就将这些刺青的师傅手艺带回到了日本。
但是回到日本后,刺青却发展出了「区分」的作用......
为了划分平民与犯罪者,日本的当权者给犯人使用上了不易抹去的刺青以作区别,这个刑罚也被称为“墨刑”。
墨刑在江户时代开始盛行,被施以这项刑罚的犯人,有的会在手臂上被刺上两条线,或是被刺上符号等,刺在手上还能够以衣服遮挡,但刺在脸上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更是会让受刑者感受到更大的耻辱感,一生蒙羞。
不过墨刑的用意本就是让犯人蒙受耻辱、一生都背负着耻辱的印记,只不过依各地区的判刑方式、标准的不同,刺的部位与符号也有所不同。
(可爱版刺青) 渐渐地刺青文身在日本的发展就与有罪行的人挂上钩。
至于到了什么时候,这项刑罚才被废止呢?
在日本一直到了明治时代才废止墨刑,而除了废除不文明的刑罚之外,更是明文规定连装饰用的刺青也要一并禁止,从这项规定看来,刺青这项行为在大众的认知里,依旧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事。
不过,在明治时代明文禁止刺青反而却促使了黑社会组织反其道而行、推行刺青,举凡入会的人都要在身上刺青以表示追随组织的忠诚心,这让刺青变相成为了黑社会的标志,也在传统社会当中烙下了反社会的既定印象,一直到现在,虽然社会风气开放了不少,但日本对于刺青还是有着反面的既定印象,还是有部分的人会以有色眼光来看待身上有刺青的人,认为身上有刺青的人,有可能会是与黑社会有关联的危险份子,让人惧怕。
泡汤的大众浴池毕竟也算是公共场所,店家担心有刺青的人会是危险份子,怕会在公共场合引起纷争,或是让旁人感到害怕、有不好的感受,如此,才会禁止有刺青的人入店泡汤,谢绝有刺青的人到大众浴池泡汤,也成了在日本泡汤文化当中的隐藏条件。
除了温泉之外,在日本也是有许多公共场所或是店家禁止身上有刺青的人进入,其中也包括部分游乐园或是设有淋浴间的健身房、桑拿等场所,特别像是海边浴场或是泳池等可能会将身上刺青曝露出来的地方,更是有所限制。 当然这部分都是依照各个店家的规定,也是有少数温泉店家是开放刺青人士入场的。
那么,一般店家是真的有权力禁止身上有刺青的客人入店消费吗? 依照消费自由原则,店家有权自行订定入店须知等规定,若是店家有贴出告示、或是以口头告知等,明确订定出禁止刺青人士进到店内的规定,而顾客仍违反规定、进到店内。站在店家的立场是可以正当地驱逐顾客的。因此在法律上来说,谢绝有刺青的客人并非违法的行为。
(可爱版刺青)
综合来说,刺青在一般日本大众还是存在着负面的刻板印象,不过其实在日本还是有不少人把刺青视为是一种艺术与个性,日本的刺青界当中也有许多受到敬重与膜拜的刺青师,他们的创作都可以说是一门艺术。然而,一码归一码,刺青是否能被人们所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