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出嫁”中国丝绸博物馆
- 1686964993952
- 来源:和华传媒
2023年6月15日,日本公益社团法人服饰文化研究会向中国丝绸博物馆无偿捐赠两套新娘和服,以表达对中国文化东渡日本的谢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事物在日本一直都倍受重视。捐赠仪式在博物馆银瀚厅隆重举办,两套新娘和服分别是江户时代末期和大正时代初期,和服上的松竹梅、龙、龟、狮等图案都源自中国文化。
日本驻沪总领馆新闻文化部长·领事米田麻衣、文化专员冈村览,服饰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渡邊智慧、会长小原映子、副会长堀江陽子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张成名、陈列保管部主任王淑娟等出席了活动。本次活动由日本亚洲太平洋观光社旗下《和华》杂志牵线搭桥,众多华人华侨(孙秀莲,郭艳,何丽红,权燕淑,黄海容,刘建新等)以及中国国内的热心朋友(念家圣,杨山姗,江芝等)等近50位相关人士出席了活动。
日本驻沪总领馆新闻文化部长・领事米田麻衣向渡边名誉会长及其协会长期以来在日中文化交流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米田领事表示,今年迎来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的历史节点,在这样值得纪念的年份,能有机会把堪称日中文化交流结晶的和服带给中国的朋友们可以说意义非凡。希望当地的朋友们通过此次捐赠的新娘和服服饰,不仅能了解日本文化,还能加深对两国文化的共同点及其历史的理解。
日本驻沪总领馆新闻文化部长・领事米田麻衣致辞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回顾了与渡边名誉会长的缘分,早在2019年8月研究会就有意捐赠和服但由于疫情影响一再推迟,今天终于得以重续旧缘,一了心愿。他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感谢日本服饰文化研究会的捐赠,表示博物馆一定会把这两件和服收藏好,研究好。据介绍,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将首次聚焦亚洲服饰举办主题展览“五彩亚细亚:亚洲服饰展”,届时将展出来自亚洲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服饰精品,这两套服装将作为重点服饰展示。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致辞
服饰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渡边智慧介绍,服饰即生活,探寻服饰的历史便是探寻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学习女性的历史。研究会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日本文化的故事和来历都深深地承蒙中国的惠泽,和服也是如此。比如缝制、制丝、编织、刺绣等技术、以及让布料变得绚烂华美的图案染很多都源自中国,或经由中国传到日本。
渡边智慧说,“每年我们都会邀请中国留学生试穿日本的振袖和服,年轻人的到来,就像是远房亲戚的女儿、儿子们前来拜访一样,让我们觉得亲切高兴。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事物在日本一直都倍受重视,便是我们由衷的愿望。”最后渡边名誉会长还分享了她的梦想。她说,“我在漫长的人生中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很多,这让我感到真的是非常幸福。我的梦想是和中国的朋友们一起举办音乐剧。”
服饰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渡边智慧致辞
捐赠仪式上服饰文化研究会的老师们还演示了两套新娘和服的穿着过程,展现了和服风采。渡边智慧解释说,日本的和服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编织的种类很多。第二、颜色和纹样的特点。所有颜色都采用柔和的中间色,很少使用原色。各种颜色中都混入了灰色,根据加入灰色的比例不同就能产生无数种颜色的变化。第三、衣型为定型,无论男、女、孩童的衣服都是同形的,并且精心调整各处长度间的平衡达到最适合的比例。不管是什么样体型的日本人,都能够穿出端庄的仪态。
服饰文化研究会的老师们演示两套和服的穿着过程
服饰文化研究会由渡边智慧女士成立于1975年,会员大多是热爱服饰文化的普通家庭主妇,涉及从30岁到80岁的广泛年龄层,现拥有会员1300多名。 这已经是研究会第三次捐赠和服。2006年研究会曾向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捐赠两件和服。2019年,研究会又向福建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捐赠了两套和服。
对于本次捐赠,考虑到渡边女士高龄,会里的其他老师说可以代理去中国,但93岁的渡边女士却坚持自己去中国捐赠。她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去中国,这次捐赠的和服耗费近一年时间才终于选定,是最高级别的和服,我一定要亲自送和服女儿出嫁。”
服饰文化研究会三次向中国无偿捐赠珍贵和服,成为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佳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