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殿堂级摄影师,花30年记录中国,曾被怼”不适合干这行!”

  • 来源:发现日本

他——上田义彦,一位在日本摄影界成名已久的大师。业内曾有人断言:“你根本不适合拍广告。” 但他却凭借着一股坚韧劲儿,拍成了日本广告界的一代传奇,而他本人,也与中国有着颇深的渊源,长达30年的拍摄,让他说出了那句: “中国,是我的精神故乡”


 


-01- “你根本不适合拍广告” 如果不混摄影圈,上田义彦的名字,你多半会有些陌生。 但只要出入商场、乘坐地铁,或是抬头看看挂着广告牌的商业大楼......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广告,都是他拍的啊!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每一次看到上田义彦的作品,脑海里都会冒出这样一句诗,那种安静深邃、又清冷的感觉,就好像有一阵潮湿的海风,包裹住你的整个眼睛。 纯粹的,有些不像广告片。


 

确实,广告片需要遵循的规则,他一个也没放在眼里:醒目的位置不放logo,颜色趋于自然的平淡,从不用精致的超模去衬托品牌的调性,内容也多是不加雕琢的日常生活...... 

1981年,面对拿着作品找来的上田义彦,一个日本广告制作人豪不客气的断言: “你根本不适合拍广告。” 没想到多年过去,“不广告”反倒成了上田义彦最大的标签,助他成为了广告界的一代传奇。无数大牌的创意总监,都在静静等着相机后的上田义彦说出:OK。


 


一切,开始于Irving Penn 拍摄的一张人物肖像。 照片中,两名秘鲁贫困儿童,穿着简陋的衣服,微微昂起下巴的骄傲神情被捕捉下来,年轻的上田义彦望着那张照片,被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震撼不已。


 

美国摄影师Irving Penn 

自己一直以来都在思索如何去表达对生命、对世界的态度,在那时,他终于有了确定的答案,那就是摄影。 为了全身心投入拍摄,他甚至放弃了大学学业,转而报考摄影学校,并师从摄影名家福田匡伸和有田泰而,一切从头学起。 2年后,上田义彦正式自立门户,开始了独立摄影师的生涯。


  上田义彦 

成为独立摄影师后,上田义彦获得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时尚杂志《流行通信》中负责时装拍摄。 但这份工作,很快就让他失望了。 模特在布置好的场景和灯光下,摆出设定好的姿势和表情,彼此之间像隔着一堵厚厚的墙,没有交流,只有疯狂的快门声。 上田不甘成为拍摄机器,有时也会试图融入自己的风格,但回应他的总是一盆冷水:“你这根本谈不上时尚摄影,连衣服都不能看清楚的照片如何能刊登在杂志上?”


 

就这样工作了四年多,华丽的衣服里没有他追寻的生命力,他越发觉得痛苦,有时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摄影相处,内向的他,终于鼓起勇气告诉编辑: “我不拍时装了!” 离开《流行通信》后,上田义彦没有丝毫留恋,他将这4年的作品全部销毁,“壮士断腕”般地告别了令他痛苦的“摆拍”生涯。 在那之后,他开始将精力放在人物肖像上。


 

“那是一个将瞬间永远留下的时刻,就像是奇迹发生一样” 转型后的上田义彦,很快就迎来了机会。 某次肖像展中,他的作品一眼就被艺术总监葛西熏看中,并邀请他来参与三得利的广告拍摄工作,这一合作就长达30年。 而上田也在合作的数十年间,慢慢坐稳了“广告摄影之神”的位置。


 


-02- “中国是我的精神故乡” “最好的茶,在中国。” 因为乌龙茶是从中国传去日本的,所以在接手三得利广告拍摄时,上田觉得一定要去一次中国,去茶文化的源头看看。 1985年,上田开始了中国之行。


 


天津、上海、桂林的田野、福建的武夷山、大连的海边、云南昆明的翠湖边、哈尔滨的松花江......广告拍摄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遥远的感觉不仅是指国家很大,也包含历史的悠久。” 对上田而言,他希望寻求一种遥远的、广大的、宽阔的、稳重的、和蔼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只有在中国能实现。


 

拍摄以来,上田义彦镜头下的主角几乎都是中国人,他们不是什么职业模特,多是些学芭蕾舞或音乐的普通人。 几个来自上海舞蹈学校的女学生们,开始还很羞涩,不敢面对上田的镜头,但随着一天天熟悉,她们也逐渐散发出“近乎神性的美丽”。


 


在上田义彦的照片中,还有很多无法忽视的「中国元素」:比如大闹天宫的连环画,北方宿舍里的暖气片,80 年代的芭蕾舞房和南方盛夏的藤椅...... 它们不是陪衬的道具,不是刻意的摆拍,更像是上田义彦在感受生命的瞬间时,下意识地按下了快门。


 



除了普通人,这套广告也有不少中国明星出演,包括范冰冰、张震、孙俪等人,上田拍出了他们最自然的状态,平静、朴素中带着一丝优雅。 完美的光线构图,让人无法分辨这究竟是写真大片还是商业广告。 “我执着的摄影作品是拥有长久生命力的。为此,我不得不去考虑我们所说的普遍性,究竟是怎样一种东西。”上田义彦如是说。


 

2004年的孙俪,刚凭借《玉观音》获得关注,那时的她还不是现在霸气侧漏的娘娘,上田为她记录下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稚气,卸下面具,展现最本真的样子。 而对于文艺感更强的张震,上田则是利用特写勾勒出男人的粗粝与随性,大口喝下乌龙茶的场景,如今依旧张力十足。


 



工作之余,上田义彦自然也不会放过中国的大好河山,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上田每年来中国的次数,多达十几次。 每一次,他都会选择一个全新的目的地。 “大概 1990年那会儿冬天,从老的北京机场下飞机时,总能闻到一股特別的、令人怀念的煤火味儿,现在只要一闻这种味道,我就瞬间感受到抵达北京时的兴奋劲儿。 我喜欢冬天时的中国,特别喜欢北京雾蒙蒙的街景。在暗暗的兴奋中,我细细回味踏上那片广阔无际的大陆时的欣喜。”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田很难再记起每一天发生的事情,可目光一旦落在这些老照上,关于中国的记忆便汹涌而来。 “这是摄影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它好似可以攫取拍摄时间下所附带的全部记忆。” 总是雾气蒙蒙的北方工业城市,凌冽却又生机勃勃,那时人们对生活的期望都倾注在这片土地,下岗潮也还未开始。


 

雨天的上海和平饭店,经过三三两两的行人;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正来势汹汹地包围着记忆里的老弄堂。


 

农村春节、草原蒙古包、南方茶山、海滨小城、北京护城河、南京长江大桥...... 一切都既熟悉又陌生,飘着淡淡的乡愁。


 

你还有乘坐绿皮火车的记忆吗? 那时的上田,没有选择更方便的出行方式,而是在去往各地的绿皮火车上,记录下属于中国人最生动的时刻: 靠窗读报的老人,欣赏窗外风景的三口之家、几个斗地主的年轻面孔、就餐车厢闲聊的厨师和列车员......坐上绿皮火车,踏上漫漫归家之路,思绪瞬间被拉回到过去。 在#追忆上世纪中国的话题里,这组照片至今都还会时不时的被网友翻出来,狠狠的缅怀一次,而拍了将近30年中国的上田义彦,更是在采访中表示: “中国,是我的精神故乡。” 后来,这些记录中国的照片,被整理成书,取名《旅情》,以此纪念那个让他着迷、热爱、无数次欣然前往的中国。 

可惜的是,那些镜头下的景物,随着时代的滚滚洪流,被更高的楼房、更新的马路取代......成为了一段回不去的时光。 后来,因为中国城市不断的翻新重建,广告拍摄也暂时中断了。 -

03- “请你,望向镜头的深处” 著名美学家大西克礼曾用三个关键词,将日本美学极为精辟的概括为:“物哀、诧寂和幽玄”。 

上田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到这些。 因为个人风格足够鲜明,摄影界有一种说法叫“上田调”,就是形容上田义彦的清幽、静谧、深邃的影像风格。


 


但对于上田本人而言,风格只是包裹在外的壳子,就像别人以“欠曝"为由攻击他的作品时,他能坦然的回答道: “在摄影里,没有绝对正确的曝光,只有自己想要的曝光。” 摄影就像是一面镜子,所映射的恰恰是拍摄者的内心,那些言语无法传达的、对生命的思考与感受,才是上田最希望、也是最擅长传达给观者的东西。 “我自己也不太明白,是对世界诚实吧。 正直的面向世界,有一个愿意接受所有的态度,感知它,眼神很重要。想要看什么,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就是上田先生对于摄影的理解。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