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爱捏泥巴的“孩子王”把老北京兔儿爷带到了全世界

  • 来源:亚太快讯

“兔儿爷在北京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他是月宫中嫦娥身边的那只玉兔。传说京城闹瘟疫,郎中无法医治,是这只玉兔变身大将军,驾着祥云到京师给京城百姓去湿毒、去瘟疫。”北京泥彩塑传承人张忠强边说边为兔儿爷泥塑上色。作为老北京特有的文化产物,兔儿爷2014年被获批列入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注和喜爱兔儿爷的人也越来越多。

“孩子王”捏出非遗人生

地处北京中轴线上杨梅竹斜街的一间小店内,张忠强的工作台上摆着粗细不同的毛笔、颜料盘和许多尚未进行彩绘的兔儿爷。

据其介绍,兔儿爷是用陶土泥制作的,属于北京彩塑的一种。制作任何器型,第一步都是制泥、制坯,张忠强坚持按最原始的工艺,把棉花掺进泥里,等自然风干后,还要完成修坯、打磨、上底色、彩绘等步骤,因此制作一尊兔儿爷至少需要7天。

作家老舍曾这样描述过兔儿爷:“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小孩子那样的喜爱它。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的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儿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的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张忠强每天做的,就是“复活”老舍笔下的兔儿爷。熙熙攘攘的游客,时常驻足在张忠强的店门口,他总和蔼地请客人随意参观。这时,他会拿出一块泥,用一根铅笔,便能制作一个活灵活现的泥塑小动物,短暂的制作过程就让往来游客感受到了泥彩塑的魅力。

在张忠强用泥塑造小动物时,你能感受到他的快乐,“我小的时候喜欢用陶土泥捏小玩意儿。你捏的多,就受到周围小伙伴的追捧,自然而然,我也就成了孩子王。”在那会儿,张忠强恐怕没想到,这个“社交小手艺”,会成为他为之坚守一生的事业。

据悉,上世纪90年代张忠强就开了一家门店,专门做十二生肖跟兔儿爷,同时还会画脸谱,作为商品出售。

随着在泥彩塑之路上越走越远,他也希望自己的手艺能更上一层楼。之后,张忠强正式拜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家级泥彩塑北京兔儿爷第四代传承人双彦为师。此后,张忠强正式成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这家小店,他也开启了自己的非遗人生。

他把中轴线画到兔儿爷上

作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张忠强在继承延续传统工艺和造型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创新中。他甚至还把北京的中轴线画到了兔儿爷上……

据了解,目前为止,兔儿爷形象最早可考的,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绘有金光洞、牡丹花、莲花座、鹿图案的四尊,以及藏于白云观里的两尊骑虎造型。

张忠强介绍,兔儿爷的坐骑,老辈子留下来的品种并不多。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一种叫城墙式的,旁边有骆驼。不同的造型反映的都是健康美好的寓意。“这上面的糖葫芦左边3个、右边2个,代表着福、禄、寿、喜、庆;风车是财神的仪仗,也是引路神,这都是吉祥文化。”张忠强指着自己的其中一件作品介绍道。

在传承的过程中,张忠强也在不断创新。他目前就创新了十二生肖坐骑以及一些北京特色文化符号的兔儿爷。在之前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过程中,张忠强设计了中轴线主题的兔儿爷,正阳门、前门铛铛车等特色景点,都成为了老北京兔儿爷中的一部分。

张忠强还与白塔寺联合推出系列白塔款兔儿爷,联合王致和品牌制作吉祥物兔儿爷“王小和”。此外,他也注重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设计主题款,如中国载人航天主题兔儿爷、世界杯主题兔儿爷等。

张忠强表示,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北京的历史、古代建筑和文化。同时,他也希望,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人,透过一尊尊兔儿爷了解北京、爱上北京,更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手工作品,支持、选购兔儿爷产品。有了资金支持,兔儿爷这门儿非遗手艺才能活下来,“把兔儿爷设计成有文化属性的、更受市场认可的产品,才是我们的目标。”

北京兔儿爷变世界兔儿爷

在做兔儿爷30多年的时间里,张忠强也有一个粗略统计,他说:“我的主要客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老北京人喜欢兔儿爷。再后来是海外华侨华人,他们了解兔儿爷的文化。再后来是外国人,以及年轻人们开始选购兔儿爷。”

张忠强的作品先后在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北京兔儿爷也从那条小小的胡同内,走到了世界。

同时,他还跟日本结下不解之缘,据介绍,他曾受日本国乡村玩具协会的邀请,来日本进行过文化交流。

交流过程中,也让张忠强感触颇深,他说:“参加交流的有收藏者、手工艺人、学者,以及新入会的小会员。给我感触很深,一个文化技艺的传承是需要有更多年轻一代参与,一起来呵护好它,保护好它。”

从日本交流回来,他也立刻大力培养自己的学生、徒弟。“只有不断加入年轻血液,这个技艺才能延续下去,文化才能传承下去。”张忠强说道。(完)

赵炳楠/文

编辑:赵柄楠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