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台北临时喊卡 “双城论坛”延期

  • 来源:亚太快讯

2025上海台北城市论坛(简称“双城论坛”)原规划9月举行,台北市政府22日突然发出声明表示,经完整考量,双方决定不在9月办理。台北市副市长林奕华说明,有两项备忘录尚未完全确定,为了能实质发挥交流效果,决定“急事缓办”。

图为2024年“双城论坛”签订合作备忘录。(图/ 台北《联合报》)

台媒当局不断进行技术性抵制

综合中新社、香港中通社报道,台北市政府22日发布声明,称以“办得早不如办得好”为重,经过周全评估及充分沟通,双方决定本次“双城论坛”不在9月举行,后续确定的活动日期及相关资讯,将待各项条件俱备、水到渠成,再行公告。

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梁文杰22日声称,相关程序已于19日完成协调,“移民署”22日甚至准备发证让市政府团队出发,“却临时喊停,我们也感到意外与遗憾”。

台北联合新闻网22日披露,论坛延期的关键因素是台北市长蒋万安一行原定25日启程前往上海,但赖清德当局却以“依规定审查”为由,不断进行各种技术性抵制,要求对MOU(合作备忘录)的内容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修改,“至今仍未同意台北市政府赴上海参加‘双城论坛’,台北市只好宣布不在9月举办”。文章称,台北市政府预计与上海签署的两项MOU并非敏感议题,一是污水处理,一是技职教育,“赖当局小动作不断就是在向台北传达一个明确讯息:不乐见蒋万安此时赴上海参加‘双城论坛”。

台北市议员曾献莹表示,25日要出发,审查结果却迟迟未下来,行程、人员、议题、MOU每一个都要送当局审查,但“延期要延到什么时候呢?”这次审预算会期预计到12月26日,还会开临时会到明年1月,恐怕已找不出时间办了。

中国国民党台北市议员詹为元怒批,民进党自己不愿意两岸交流,为什么要限制其他人的交流呢?他说,台北与上海要签署的MOU只是为了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治理。但当局就是不给定案,这不就是刻意刁难台北市政府吗?

台北中时新闻网发表23日发表社论称,“双城论坛”不仅是台北市长在两岸议题上的政治秀场,更给两岸关系带来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它应该成为两岸关系陷入近10年漫长暗夜中的一道亮光,照亮和平发展之路,“也应该基于民众福祉,成为让两岸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更富,民间往来更顺畅、更安全的对话平台”。

近九成岛内受访者认为要维持沟通管道

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上台一年多来,民众对其两岸政策的观感急剧恶化。台北《联合报》22日发布的2025年“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受访台湾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该结果创近四年调查新高。

自2010年起,《联合报》每年进行“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定期追踪台湾民众对两岸经贸、社会等多个领域关系的看法。调查以1至10分为范围,1至4分代表两岸关系友好或互利,5至6分代表关系和缓,7至10分代表两岸关系紧张或竞争。

今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所有领域中两岸民间互动的现况最获好评,平均得分5.5分,有29%的受访者认为两岸民间关系热络,42%的受访者认为关系和缓。经贸现况也是两岸关系评价相对和缓的项目,平均得分6.4分。与社会、经贸领域相比,民众多认为两岸在军事竞争、政治对立等方面持续偏向敌对或紧张状态,但紧张感受较去年略降。

进一步分析影响两岸关系转趋紧张的主要因素,不提示选项前提下,民众仍多认为“台独”是首要因素,“民进党执政”和“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两项因素分列第二和第三。对于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表示“不满意”的受访民众由去年的43%上升至63%。

尽管如此,88%的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即便是民进党支持者,也有75%认为两岸沟通管道需要维持。另有46%的民众期待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加强。

台北《联合报》社论提出警告,两岸关系不佳,恐加剧冲突可能性,民众对美方是否协防台湾又有疑虑。在二者因素相互迭加下,台湾民众的焦虑感可想而知。如何降低台湾社会对两岸可能冲突的不安,是赖清德当局必须深思的问题。

编辑:萧音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