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北京香山论坛开幕 本届论坛都有哪些看点?

  • 来源:亚太快讯

9月17日,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开幕,随后,相关对话研讨活动也陆续开展。北京时间1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主持召开了欢迎晚宴。对于本届香山论坛,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主席表示,中国力量的发展是以实力谋和平。美国前助理防长帮办也表示,大国和平共处应聚焦发展稳定双边关系。此外,本届论坛还有哪些热点看点?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举行欢迎晚宴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17日晚举行欢迎晚宴,欢迎出席论坛的中外来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出席并致辞。

中新社报道,张又侠指出,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战略引领。我们真诚希望与会各方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用好北京香山论坛这个平台,围绕“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相谈相商,拉紧友谊纽带、平等对话协商、畅议安全大计、捍卫共同利益,为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又侠表示,坚持和平发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鲜明特征和必然选择。前不久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再一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军队的强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再一次向世界发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强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军队愿继续同各方一道,深化拓展各领域、各层级军事交流合作,以大团结、大协作应对新威胁、新挑战,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国防部长董军出席晚宴。

出席论坛的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等参加晚宴。

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主席:中国力量的发展是以实力谋和平

“在我看来,中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是在展示谋求和平的力量。”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主席哈罗德·拉夫17日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期间如是指出。

当天,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相关对话、研讨活动展开。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会嘉宾围绕“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代意义”主题进行深度交流。

拉夫表示,中国9月3日举行的盛大阅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他认为,这次阅兵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提醒国际社会,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恰恰是常被西方社会所忽视的。

因何至此?拉夫认为,原因在于冷战思维的影响。伴随冷战之后国际政治形势的改变,西方对二战历史的叙事存在“垄断”,不愿意承认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贡献。

中国二战史学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原副校长胡德坤在援引英国学者的观点时表示,冷战影响了几代人,“不是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就消失了”。他也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西方学者的观点有所改变,对中国抗战的认识有了积极正向的转变,“这是个非常好的现象”。

“‘中国强大是对世界的威胁’,大可不必有这样的认识。”胡德坤指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而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力量。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对世界和平的一种保障。

拉夫也指出,中国力量的发展是在用实力谋求和平。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始终将精力集中在中国国内民生领域,保障人民生活,同时为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前助理防长帮办:大国和平共处应聚焦发展稳定双边关系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施灿德表示,大国之间实现和平共处,应该把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作为战略层面的重点。

在一场以“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为主题的对话中,施灿德在发言时首先谈到了日前中美两国防长的视频通话。他认为,这次通话不是通过电话,而是以视频通话的形式进行,这本身就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

谈及大国之间如何和平共处,施灿德认为,前提是应当认识到问题加剧变成危机的后果是什么。大国之间要建立有效机制,不应作出过度反应,避免分歧发展为冲突。对于一些具体的分歧,大国之间应当在相应领域建立沟通协调模式,避免争端升级。

施灿德表示,大国之间实现和平共处,应该把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作为战略层面的重点,“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和平共处和稳定关系的发展上”。

本届香山论坛还有哪些看点热点?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联合国成立80周年作为主线设计了系列学术活动,此外还将举办维和行动、先进技术、防务装备等特色参访活动,看点热点不少。

上海澎湃新闻报道,本届论坛将“双80周年”作为主线,设计了系列学术活动,倡导国际社会共同守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深入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坛设置4场全体会议,主要围绕如何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增进亚太地区战略互信与安全合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安全稳定、通过对话协商推进地区和平构建等议题进行讨论;设置8场平行分组会,重点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国际秩序、大国关系走向、亚太安全协作、政治解决局部冲突、新兴技术治理、战争形态演变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军备控制的现状与未来、全球安全治理与拉美地区安全等议题展开讨论。此外,设置高端对话、青年军官学者研讨会、中外名家对话等环节,以及多场闭门学术研讨会,聚焦安全领域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据了解,与往届相比,更加突出多元对话和互动参与。其中,全体会议增设台下补充发言环节,鼓励即时观点碰撞;首次举办的高端对话采访活动,将邀请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高官,与中外媒体直接交流。

论坛筹委会综合协调组组长吴建刚大校此前介绍说,议题设置呼应论坛主题,直击全球安全热点。既有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思考,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分析,既包含冲突解决机制等传统安全问题,又涉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安全治理,同时聚焦冲突解决方案和实践,议题更具开放性、引领性和包容性。

”一百多个国家和组织都会派代表来参加这次论坛,注册总人数达1800余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山论坛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当前,随着中国实力和地位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越来越看重,希望中国提供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在这个大背景下,香山论坛凸显的作用和价值在不断地放大和提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孟凡礼表示。

在本届论坛上,大国关系和大国正确相处之道的讨论提升至更重要的层次。在17日举行的香山视界·高端对话中设置了“大国正确相处之道”的对话讨论。在18日下午举行的平行分组论坛中设置了“大国关系”的分论坛,此外,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代意义”、“局部冲突解决方式”、“亚太安全协作”等对话或分论坛上,均会涉及大国关系。

据了解,在18日下午,平行分组会议第一分组中,来自中、俄、英、美等国专家学者,将同场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国际秩序”议题讨论,探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如何维护联合国权威、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等问题。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延续的背景下美俄领导人时隔四年首次会晤、印度总理莫迪时隔七年再访华……大国关系成为外界热议和关注的话题。

据悉,论坛邀请范围覆盖发达国家、新兴大国及中小国家,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伊朗、以色列、巴勒斯坦、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冲突相关国家代表,在安全议题分化加剧的国际背景下,更加凸显北京香山论坛的平台价值。

编辑:赵柄楠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