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最帅天团”仪仗方队如何炼成?3名擎旗手都是90后

  • 来源:亚太快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地时间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仪仗方队护卫中国共产党党旗、国旗、军旗,第一个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仪仗方队按照“9+12×17”队形编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抽组而成。

2022年10月,解放军仪仗大队与解放军军乐团合并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成为唯一一支担负国家级仪仗司礼任务的部队。

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仪式上,来自仪仗方队的三名90后旗手——王子赫、石斌、徐泽东高擎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国国旗、中国军旗。(图/中国央视网)

“最帅天团”仪仗方队如何练成?

铿锵有力的正步、英姿勃发的队伍,想要完美呈现这盛大的阅兵,有哪些秘诀和关键?

综合中新社、中国央视网、北京《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鸣响礼炮,意味着纪念活动的正式开篇。伴随礼炮声出场的国旗护卫队是唯一一支没有音乐伴奏、只能自己踩鼓点的队伍。他们要经过两次队形变换、四次步伐变换,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到天安门广场旗杆下。

走在最前方的升旗手,需要擎着高3.81米,重达30斤的中国国旗杆稳步向前挂旗杆,要分毫不差将30斤的旗杆挂入副杆顶部的卡槽里,展旗则是要把国旗展出一个完美的扇形。徒步方队中,仪仗方队第一个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仪仗方队的队员全部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抽组而成,作为中国排面、“最帅天团”,他们一出场就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他们整齐划一的步伐是如何练就的呢?密码就是“75厘米”的步幅。正步步幅必须精确到75厘米,误差不能超过1厘米。只有分毫不差,才能达到“横看一条线,竖看一个人”。

实装跳伞、发射导弹:受阅队员有哪些绝活?

受阅队员个个英姿飒爽,除了整齐的步伐、挺拔的身姿,他们还都有专业绝活。

空军方队,受阅官兵来自一线作战部队,全员参加过实装跳伞训练;火箭军方队,受阅官兵来自近百个部队,走上发号位,个个是能打善战的导弹操作手;齐聚阅兵训练场,每一位都是步履铿锵的帅小伙。

哪个方队最年轻?参加过阅兵的队员最少?

徒步方队中,哪个方队的队员年龄最小?那就是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海军方队。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中,只有两名领队和1名战士有受阅经验,其他队员都是“新人”。

没有经验就加倍苦练,海军方队的年轻人不服输,从一开始成绩倒数,现在已经走进“中上游”。

仪仗方队3名擎旗手都是90后

仪仗方队的三名90后旗手——王子赫、石斌、徐泽东高擎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国国旗、中国军旗通过天安门广场。3人都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每个人都执行过300次以上仪仗司礼任务,平均身高189厘米,最大的34岁,最小的刚满30岁。

能成为此次阅兵的擎旗手,对3人而言是“无上的光荣”。一根旗杆重约4公斤,天安门前从敬礼线到礼毕线的距离是96米,但在他们看来,“这条路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英雄之路,这份肩上的责任重若千钧”。

能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对党旗手王子赫有着不同的意义。他来自军人世家,爷爷、太姥爷都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还有长辈年轻时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王子赫从小听着他们的英雄故事长大,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离他并不遥远。

“我们肩上扛起的红旗,是无数英雄先烈用鲜血染红的。8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80年后的今天,这面旗帜也将指引我们走向新的胜利。”王子赫动情地说。

军旗手徐泽东是第一次担任旗手,他深感责任重大。在被选为军旗手后,他将人民军队的建军史又仔细重温了一遍。

从书中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眼前新一代武器装备整齐列阵惊艳亮相,徐泽东感慨万千。“我们的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历经风雨走到今天,是强军之路,也是强国之路。”徐泽东坚信,“我们一定会接好先辈的接力棒,展示好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威武之姿。”

“你扛的是中国人的魂,是咱仪仗兵的命,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闪失。”这是老旗手郭凤通对国旗手石斌说的一句话,石斌牢记至今。他是3人中年龄最大的,生于1991年,曾数次参加海内外阅兵任务,圆满完成了400余次仪仗司礼任务。

在石斌心中,“擎旗”二字意义重大。“无论是党旗、国旗还是军旗,当擎起旗帜的那一刻,展现的姿态就必须是完美的,因为它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大国威仪。”石斌郑重地说。

“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发展成为先辈们梦想期盼的盛世景象,国富兵强。”王子赫说,“我们新一代的年轻官兵,必将用手中的钢枪守护好英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环境,让世界看到人民军队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与能力。”

编辑:无印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