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高铁助力演唱会经济 掀粤港澳跨城追星潮

  • 来源:香港中通社

“因为一首歌前往一座城”,高铁的便捷带火了“演唱会经济”,催生粤港澳跨境追星族。据深圳铁路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跨城观演客流大幅上升,歌手邓紫棋香港演唱会当天,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突破13.4万人次,创下2025年暑运单日峰值。其中,内地赴港单日最高峰也出现在该日,达7.6万人次。这条繁忙的高铁轨道,正让跨城追星成为大湾区新日常。

据深圳铁路部门统计,2025年1月1日至8月21日,广深港高铁累计运送跨境旅客2008.8万人次。(图/香港《文汇报》)

暌违八年的邓紫棋“I AM GLORIA世界巡回演唱会2.0香港站”从8月15日起至20日在启德主场馆连开五场。8月17日适逢周末,歌迷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每场4万人,总共20万观众,场场爆满,粗略估计总票房约有2亿港元。在这20万人里,有香港本地歌迷,也有从中国内地、东南亚过去的歌迷。那几天,启德周边的地铁站人潮汹涌,附近餐厅直接排到街角。

同样的奔赴在8月9日,香港发往内地的单日最高峰达6.6万人次,那天港台歌手陶喆“SOUL POWER II”世界巡演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开场。在港人北上持续的动能下,深圳也迎来了港人新消费场景。

这仅仅是大湾区文娱消费热潮的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今年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总量突破2008.8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暑运贡献503.9万人次(深圳铁路部门)。更值得注意的是,59个单日客流超10万的高峰日中,周末及节假日占比100%,休闲娱乐成为核心驱动力。

“演唱会”磁场效应,重塑着湾区生活半径。在过去的这些年,香港经典歌曲的传承仍然“声生不息”。从高铁的数据可以发现,香港音乐文化正以惊人能量拉动跨境消费。深圳铁路部门数据显示,香港发往内地旅客中92.2%目的地为广东省内,内地赴港旅客中78.7%来自广东,尤其是高铁将深港通行压缩至18分钟,“跨城观演”从概念变为现实。

深圳的港乐迷小陈的回答颇具代表性:“看完G.E.M.(邓紫棋)演唱会还能赶上23:00的末班高铁回深圳,车票才75港元。”这种便捷催生了新型消费模式——“高铁就像城市地铁,完全没跨境负担。”

面对井喷的文娱出行需求,铁路部门打出组合拳:首先是票务革新:推出“20次计次票”满足高频跨境需求,香港旅客通过12306APP可直接购票,其次是提供三语服务,西九龙站配备精通普通话、粤语、英语的“迎春花”服务队,自助售票机支持港澳证件识别,第三是高效通关,“一地两检”模式下,旅客最快10分钟完成出入境手续。

在过去的1月至8月间,香港分别有刘德华、周杰伦、林俊杰、五月天、谢霆锋、邓紫棋等巨星的演唱会,吸引了大量粉丝。随着张学友、周深等歌星陆续公布2026年香港巡演计划,歌迷群瞬间被高铁班次讨论刷屏。这种文化共振正形成良性循环: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数据,香港演出场馆周边餐饮预订量在演唱会日激增300%;深圳媒体报道,深圳酒店为香港乐迷推出“高铁+住宿”套餐,周末入住率提升25%,而广深港高铁周末列车也从疫情前90对增至128对,运能提升42%。

港乐作为文化纽带,有效激活了高铁网络的乘数效应。广深港这条被赋予文化温度的黄金动脉,正见证着湾区在高铁时代的融合与发展。

编辑:萧音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