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大罢免”者月增260万 赖清德声望空前重挫
- 1754990164349
- 来源:亚太快讯
台湾8月23日将举行第二轮“大罢免”投票,涉及7名中国国民党立委。亲绿民调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1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仅31.7%的台湾民众赞成“大罢免”,不赞成者达61.4%。与上月相比,反对“大罢免”的台湾民众新增260万人。
最新民调显示,61.4%的台湾民众不赞成“大罢免”。 (图/台北中时新闻网)
反对“大罢免”民意趋强
综合台北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报道,民调数据显示,针对“大罢免”的态度,16.9%的民众表示“非常赞成”,14.8%认为“还算赞成”,24%持“不太赞成”态度,37.4%明确“一点也不赞成”。不赞成者比例较赞成者高出29.7个百分点。若聚焦新北市、新竹县等罢免区域,不赞成比例更高,较赞成者高出37.6个百分点,显示主流民意倾向反对“大罢免”。
投票意向方面,75.4%的民众表示将参与投票,其中罢免区域民众的投票意愿更高达77%。叠加同日由台湾民众党发起的“核三延役案”投票影响,此次“大罢免”投票率预计不低于50%。
“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反对“大罢免”的社会主流民意更趋强大,双方实力更悬殊,是7月26日第一波“大罢免”投票的政治后果。
赖清德赞同度大跌仅有33%
香港中通社报道,民调还显示,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的赞同度大跌仅有33%,54%受访民众不赞同其处理政事方式。游盈隆分析,赖清德声望空前重挫,现已深陷严重执政困境,系统性政治危机将接踵而来。
与上月相比,赞同度下滑9.6个百分点,不赞同度上升9.9个百分点。一来一往,使得不赞同赖清德领导台湾方式的人比赞同的人多21.1个百分点。
游盈隆表示,8月民调出现两个新纪录,首先是赖清德赞同度的新低纪录33.3%;另一个是不赞同度的最高纪录54.4%。与其上任时的声望相比,2025年8月声望下跌24.7个百分点;如果比较不赞同度,2025年8月飙升28.9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最典型的“雪崩式下跌”。
而从各县市角度来看,赖清德支持度全面沦陷,没有一个地方有多数赞同或支持,包括被视为“绿营票仓”的台南市。台南市为三成六赞同,四成三不赞同;高雄市则为四成五赞同,四成六不赞同。
对于赖清德声望流失的原因,游盈隆认为,“726”大罢免失败震惊台湾,赖清德成为社会归罪的对象之一。除大罢免大失败外,还包括美国对台新关税20%等相关问题;台风“丹娜丝”、南部水灾后续处理失当;卓荣泰行政团队已连续五个月表现出现赤字,且风波不断,包括全民发放新台币1万元争议等等;对美关系出现波折;柯文哲司法案件争议;始终无法解决与在野党合作的问题等等。
民进党暂搁置“赖17条”
赖清德3月召开高层会议,抛出所谓因应“大陆威胁”的“17项策略”,限缩人员各领域交流。但在民进党发起的首轮“大罢免”全面失败后,陆委会拟将部分“赖17条”暂时搁置,以此缓解民怨。
为落实“17项策略”,台当局行政机构5月曾召集相关部门,研拟多项修法计划与措施,全面限缩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宗教等两岸各领域交流。其中以行政命令与制定相关办法即可落实者,包括宗教团体赴陆交流事前登记、陆配提交“放弃原籍证明”、全面清查军公教具大陆身份证件人员等。
中时新闻网称,原本民进党评估“大罢免”若成功,在台立法机构取得优势地位,就可以立即启动“赖17条”相关修法,包括“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及“反渗透法”。
但因为受第一轮“大罢免”惨败冲击,为免再制造紧张气氛,引发更大民怨,内部讨论将暂缓“赖17条”,暂时不限制民间交流,只对公务人员前往大陆作限制措施,部分修法计划也将搁置。
台湾清华大学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由于管制严格,不少教师担心被找麻烦,干脆放弃交流机会,引发严重寒蝉效应。
旅游业人士透露,未听闻政策松绑,但要观察第二轮“大罢免”投票结果及月底行政团队是否改组。他们呼吁赖清德当局回应民间诉求,让两岸交流正常化。
编辑:萧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