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面临税汇双杀 台产商“哀鸿遍野”

  • 来源:亚太快讯

美国7月31日公布对台湾地区关税税率为20%,加之台币汇率持续走高,台湾厂商面临税汇双杀困境。虽然民进党当局声称“暂时性关税”安抚情绪,但是美国即将公布的半导体产业“232条款”调查,恐为后续关税谈判埋下更深陷阱。

美国公布对台最新对等关税为20%,虽低于此前的32%,但高于日本、韩国的15%。 (图/台北中时新闻网资料图)

网民灌爆赖清德社交媒体

综合中央社、台北联合新闻网报道,负责与美进行关税谈判的台“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当地时间8月3日清晨率领谈判团队返回台湾。她在接受采访时称,“谈判的过程还在进行中,我们会继续付出努力,力求争取到更理想的税率”。

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则宣布:“只是暂时性税率,后续仍会谈,有机会下降。”对于外界关注的谈判过程中有何问题或需要台湾再做出什么让步,赖清德声称要保密。

台北《联合报》3日称,传台湾拟“增购美牛、谷物”换取降低关税。中国国民党立委许宇甄表示,台当局若与美国签署涉及降低汽车关税、开放转基因食品进入校园、扩大美牛与农畜产品进口等协议,依照程序必须经立法机构审查或备查,为何谈判过程全被隐匿?难道当局只想让立法机构事后背书、让全岛无条件埋单?

岛内网民的评论一时间灌爆赖清德的社交账号。不少人表示,“目前关税20%,新台币升值后就接近原来的32%了”“韩国用4000亿美元换15%关税,我们用多少呢”?还有人质问道,“为什么你不好好做事,要撕裂台湾,让人民不断对立,内政空转”。

多行业示警下半年业绩恐熄火

台北中时新闻网报道,国民党台东县民代黄建宾称,台东知名的鬼头刀,主要出口地就是美国,加上宜兰、屏东等地的渔产,高达七成都是外销美国,渔民的外销产量势必会受到影响。他说,若岛内又开放美国稻米以零关税输入,也将冲击台湾农业经济。

全台总工会秘书长温宗谕表示,中部工具机、水五金、模具等企业面临汇率与关税双重压力,不少厂商面临订单下滑、减班休息、甚至被并购的处境。台湾工具机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1日称,美国是台湾工具机第二大出口市场,年平均出口值近4亿美元。20%的关税会重创台企价格优势,对中小业者冲击更大,恐引发市场流失。

此外,桃园为全台第一大工业重镇,涵盖计算机电子、汽车零组件、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桃园市经发局表示,初步评估,关税可能影响桃园市制造业营收约1.2万亿元新台币,其中对美出口金额约75.2亿美元,受影响厂商约6800家,相关从业人数高达近28万人。

台北《工商时报》2日称,百货、餐饮、汽机车销售业纷纷示警下半年业绩引擎恐熄火。观光餐饮业也认为,因前景不明,对未来充满不确定,观光住房与餐饮生意自6月起开始下滑。岛内经济学家吴嘉隆直言,台湾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是“失败的”,最后可能导致台湾的电子业、制造业与出口业被牺牲。

岛内半导体业未来堪忧

台北《经济日报》报道,台湾接下来的重点是面对美国根据“232条款”对半导体相关产业进行的国安调查。该调查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硅晶圆等芯片零组件、芯片制造设备及“含有半导体的下游产品”。一旦美国决定对半导体进口课征高关税,将对台湾产业带来莫大杀伤力。

台湾淡江大学教授蔡鎤铭3日撰文称,台湾对美半导体出口占总产值约40%,预计8月中旬公布的“232条款”细则可能加征更高税率,进一步推升成本,将威胁台湾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同时,关税政策波及金融市场。文章称,台积电占台股权重逾30%,若关税导致获利预期下修,外资可能减持并转投韩国或日本企业,引发资金外流。台北《中国时报》则称,届时台湾供应链可能大举迁美,直接冲击岛内民间投资、就业率以及GDP。

台北《联合报》3日发表社论称,民进党近年政策上一路向美国全面倾斜,产业撤出大陆、出口重押美国,导致去年台湾对美出口年增率高达46%。如今台湾便得为此付出代价。联合新闻网称,“大罢免”和关税谈判的相继失利,暴露了赖清德的不务实已到近乎虚妄的地步。面对8月23日的罢免案,“选民必须再给他一次痛击,届时赖清德或许会想起道歉二字”。

编辑:萧音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