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总想吃冰块?这可能不是“爱好”而是身体发出的警告——当心“嗜冰症”背后的隐性贫血信号

  • 来源:网络编辑

(亚太快讯消息)据TBS新闻DIG报道,日本熊本市伊东齿科口腔医院的牙科医生广濑知二提醒,突然产生“特别想吃冰块”的冲动可能并不只是习惯或爱好,而是医学上称为“嗜冰症”的一种症状。这种行为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潜在健康问题的信号。

所谓“嗜冰症”,是“异食癖”(Pica)的一种。异食癖是指对无营养价值的物质产生强烈进食欲望的症状。在国外,甚至有吃土或头发的病例;而在日本,最常见的就是反复吃冰块。

广濑医生指出,如果一个人每天吃下一整盘制冰盒的冰块,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可以视为“嗜冰症”。这种习惯会导致牙齿断裂、磨损,甚至诱发颞颌关节紊乱症,出现咬合疼痛等问题。

至于为什么会对冰块上瘾?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厘清,但一种较为有力的推测是,这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研究发现,嗜冰症常见于青春期少女和40岁左右的女性,在这些病例中,经常发现潜在的铁元素缺乏。进一步调查发现,有些人是因妇科疾病出血,有些则是痔疮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失血引起。

尤其是青春期女生,往往会偷偷地吃冰,直到牙齿出现裂痕或关节异常才去就医。在医生询问是否常吃硬物时,才坦白“我每天都吃很多冰”。

值得注意的是,与夏天吃冰解暑不同,由缺铁导致的嗜冰行为是不分季节、持续进行的。即使天气寒冷,也控制不住想吃冰块的欲望。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出现以下情况:每天吃掉至少一整盘制冰盒的冰块;持续一个月以上每天都大量吃冰;即使不热也想吃冰;咬冰块导致牙齿疼痛;有头晕或贫血的症状;入睡困难;感觉口腔温度高,总想吃冷的东西,广濑医生建议第一时间考虑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应前往内科或血液科接受检查和治疗。补充铁剂后,多数人会迅速好转,有些人甚至会惊讶地说:“我当初为什么会那么想吃冰?”

但也要注意,有时候嗜冰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无自觉性出血”的问题,例如体内慢性疾病造成的微量失血。

“过度吃冰,往往代表身体在说:‘我缺铁了’。”广濑医生强调,这种行为可能是身体发出的SOS信号。如果你有所怀疑,切勿轻视,应尽早就医。

嗜冰症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有效改善的。别再把爱吃冰块当作习惯,它可能正在揭示你身体潜在的健康隐患。

图源:TBS新闻DIG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