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风机上“追电”,光秃山上“添绿”:中国青年这样守护西藏
- 1752832937075
- 来源:亚太快讯
西藏那曲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场。(图/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世界屋脊“追风逐电”的中国年轻人
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在藏北草原平均海拔4650米的土地上,登上“大风车”内部的升降梯,再手脚并用攀爬近20米高的梯子,欧玛亭嘎风电场运维人员常建瑞喘了几口粗气,随后开始检修测试。对这位21岁的青年来说,这样辛苦的检修,不过是他们“追风逐电”的日常。
西藏自治区蕴含丰富的风能资源。然而,作为中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那曲市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电网系统曾经相对薄弱,冬季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2024年1月,国家能源集团西藏那曲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成为当时全球超高海拔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每年约有2亿度电从这里并网输向千家万户,可满足23万人一年的用电需求。一大批像常建瑞这样的年轻人慕名而来,成为维护风电场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
常建瑞说:“项目刚投产时还没有智慧监测系统,远远地看到风机扇叶不转了,就要抓紧开车来排查问题,现在我们中控室的电脑上实时显示25台风机的运行状态,大大节省了时间精力。”如今,除了个别需要现场检修的情况,大多数工作时间他都可以在后台关注风机状态。
负责风机维护检修的陈阳同样是一名00后。陈阳是四川内江人,大学就读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听说西藏有个“超高海拔大容量机组”项目,便主动报了名,“年轻人嘛,就是想去外面闯,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去年年底,由于天气恶劣,两只风机叶片遭雷击后损坏,急需维修。陈阳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在风机上安装好吊篮,顶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风完成维修作业。
“在吊篮里风吹得我鼻涕直流,但想到抓紧时间修复设备,能让更多家庭早点用到电,值!”
在风电场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们多发一度电,当地民众就能多用一度电。”许多年轻人常以此自勉,为机组、线路和升压站的平稳运行贡献一份力量。
据国家能源集团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那曲分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欧玛亭嘎风电场工作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过84%。
“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创新办法多、工作能力强,适应高原环境的能力也不错,我们欢迎更多年轻人,特别是当地青年加入我们,为风电站建设创造更多可能。”34岁的风电场运维负责人贡桑扎西说。
为拉萨“添绿”的中国年轻人
海拔3650米的拉萨,为何能如此舒适?
北京《中国青年报》报道,拉萨的日光在3名中国年轻人的脸上留下了印记,满山的绿树、水上展翅的红嘴鸥证明了他们的成绩。
“非常值得。”站在拉萨市中心城区水系生态治理工程(二期)两岛内河绿色生态廊道提升工程文化长廊上,90后项目设计经理丁阳向记者展示了项目施工前后的对比图。能够见证拉萨内河如今生机勃勃的模样,他非常自豪。
丁阳介绍,这一位于拉萨河仙足岛和太阳岛之间的项目总长4.1公里。2023年改造前,这里杂草丛生,步道系统凌乱且不连通,无休闲空间,居民游客难以亲水游玩,河道岸边仅设置基本防洪护栏。
接到项目后,丁阳“基本上每年都在这里(拉萨)待300天”。他说,项目立项后,当地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多方征求过周围居民的意见或建议。
丁阳举例,在仙足岛区域,最初设计方案的防护栏为封闭式钢筋混凝土防护栏,外观用文化装饰板包装。有居民提出,这样的防护栏不利于小朋友欣赏对岸的风景、观赏河里的鱼。经过研判,项目人员将原有的防护栏改为通透的玻璃护栏,既方便居民观景,又满足防洪要求。
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过半,丁阳的赏鸟技能也提高了不少。
近年来,西藏高起点谋划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在10年(2021年至2030年)的规划期内,计划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06.72万亩。其中,南山造林片区造林面积4358.8亩,栽植油松、白皮松、藏垂柳、山杏等苗木10余种、86万余株。
在北山造林片区,00后西藏姑娘次仁巴西和云南小伙舒岐祥也在为山添绿。在次仁巴西的印象中,4年前她刚到娘热沟2号片区时,那里“白白的,一棵树也没有”。2023年,从昆明学院毕业的舒岐祥眼中的北山拉鲁湿地生态修复片区则是“黄黄的,都是石头”。
在娘热沟的次仁巴西看着油松、江孜沙棘等树木越来越多,经常带着两个弟弟到山上看树。她说:“树,要继续种下去。”
野生动物栖息地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
中新网报道,媒体记者16日随“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采访团来到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科普宣教检测中心,屏幕上正显示着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回传的实时视频及信息。
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青藏高原高寒生物多样性,近年来,野生动物栖息地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物种数量稳步增加。
据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的建设,目前已实现通过遥感影像对国家公园内沙漠化、湖泊、冰川等面积变化趋势的分析,并已建立对国家公园内黑颈鹤、藏雪鸡、斑头雁、藏马鸡、野鸭、白唇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水獭、雪豹等多类旗舰物种进行智能监测识别的能力,同时实现对火情及人类违规活动如汽车违规驶入、私自违建等事件进行智能监测,实现了林草资源管理由粗放定性型向精细化定量型转变。
编辑:无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