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数学家森重文:中国对基础科学的投入令人钦佩
- 1752549741356
- 来源:亚太快讯
7月13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年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森重文(Shigefumi Mori)获得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这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首次授予日本学者。谈及此事,森重文并未强调身份意义:“国籍不是最重要的,好奇心才是。”
7月13日,嘉宾出席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现场。当日,2025年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图/黎明 摄)
森重文曾任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席,是该联盟首位亚洲领导人。他最知名的成就是将经典的极小模型理论从代数曲面推广至三维,为高维代数几何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如今,极小模型纲领依然是数学研究中活跃且重要的领域。
与外界对数学家的刻板印象相似,森重文少年时代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他回忆起自己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最初场景,竟是一场小学课后的趣味测验。
7月13日,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主席丘成桐(左)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维亚切斯拉夫·肖库罗夫(右)为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森重文(Shigefumi Mori)颁奖。(图/黎明 摄)
“那次老师说,谁能答对题目就能得到一整块瑞士卷蛋糕。我是唯一答对的人。”这次经历让他有一点成就感,也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逻辑的敏感。“那并不算什么大事,但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也是一个开始。”
从那时起,森重文逐渐进入数学的世界,他坦言,自己曾一度以为选择数学可以避免与人交往,“这当然是个误解。”
从年轻时的独立工作到中年之后的频繁合作,森重文逐渐体会到学术交流的意义,“重要的问题往往需要更多人来理解。”
作为曾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的资深学者,森重文与中国学术界有着长期联系。在发言中,他特别提及,在世界很多地方,人们都会说科学很重要,但做起来也许不那么令人满意,“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中国,尤其是北京,在过去20年当中,在基础科学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我感到非常钦佩。”
7月13日,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森重文(Shigefumi Mori)收到中国学生为其绘制的肖像画。(图/黎明 摄)
在演讲结束时,几位中国青少年走上舞台,将一幅亲手绘制的肖像画赠予森重文。
据了解,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由知名数学家、国际基础大会主席丘成桐于2023年发起设立,已成功举办过两届,主题为“聚焦基础科学,引领人类未来”。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旨在表彰在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发挥根本性推动作用、做出杰出贡献且具有独创精神的科学家。
(文/李一亮)
编辑:山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