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8家台湾实体被大陆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 来源:亚太快讯

中国商务部9日发布公告,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并要求立即停止相关出口活动。被列入名单的企业涉及台湾关键军工研发制造机构,涵盖航空、导弹、舰艇及潜艇等多个领域。

中国商务部9日公告,汉翔航空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图/台北中时新闻网资料图)

对“台独”分裂势力严正警告

综合中新社、北京环球网报道,中国商务部9日发布公告,宣布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此举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发言人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将蓄意配合“台独”分裂势力“以武谋独”的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纬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学研究院、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攻卫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任何出口经营者不得违反上述规定。

根据公告,自7月9日起,禁止向上述8家台湾地区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经梳理发现,上述8家实体承接台防务部门业务的同时,还广泛参与民机、商船、消费级无人机等民品业务,具有军民两用的特点。

对于商务部9日出台的措施,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这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必要举措,也是对“台独”分裂势力一再进行谋“独”挑衅的严正警告。他指出,“台独”是绝路,助“独”是邪路。甘当“台独”分裂势力爪牙,参与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企业、团体、个人,必遭依法严惩。

岛内学者:与3个因素有关

中央社报道,对于被大陆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称,其军用业务不涉及大陆供应链,但民用业务会受到一定影响。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称,初步判定显示,其军用业务“不受影响”,有民用业务的零件来自大陆供应链,但“可替代性高”。台防务部门9日宣称,正在协助台湾内外业者在台落地生产,达成“非红供应链”,提升“防务自主”,大陆公布的措施“正好跟我方目标吻合”。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郑剑表示,台当局所谓的“防务自主”多为虚言,“实际上几乎找不到一件完全自主的产品”。包括这次被“制裁”的企业,其生产所需的零配件、原材料,乃至一些重要的软硬件,都大量依赖大陆。此次“制裁”无疑会对这些企业的生产造成打击,在大陆拥有关键材料的领域,甚至可能形成“致命一击”。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分析称,大陆措施生效后,台湾“自研”军舰及其他军工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会受到直接影响。

岛内舆论也并不乐观。有分析说,台当局声称军用业务供应链主要来自欧美和日韩,然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大量原材料和零部件从大陆进口,一些军工企业称“不受影响”,怎么可能?相关业者表示,大陆制造的一些基础零部件在价格上具备优势,如果改用其他地方的产品,成本不免提高。

台北《联合报》9日称,相关人士分析,大至芯片需要的稀土、小到商用无人机螺旋桨马达所需的磁铁,都可能有来自大陆的原材料或零件。虽然台当局采购合约严禁大陆制材料、零件,但过去由于成本因素,仍然不乏供货商使用大陆零部件甚至“贴牌”的案例。此次大陆的动作带有“杀鸡儆猴”的意味,假使扩大禁令,不排除其他中小企业业者也可能受影响。

淡江大学一名学者分析称,大陆此次管制措施与3个因素有关:台当局针对华为、中芯国际实施出口管制;台湾9日开始举行“汉光”演习;展现反“台独”的立场。

台北联合新闻网9日援引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包承柯的话说,两岸关系面临一个新的“信息转换点”,包括大陆对8家台湾实体实施出口管制管控,“这是对(台当局)非常清晰的警告”。

编辑:萧音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