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靠补贴 台湾米愈卖愈亏
- 1751955314270
- 来源:台北《中国时报》
日本出现近30年来最严重米荒,台湾也趁势加强稻米出口,台“农业部长”陈骏季更喊出“瞄准日本高端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不过,有学者批评,台湾稻米出口高度依赖政府补贴,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力,恐怕只是用纳税人的钱硬撑出口,导致“卖愈多、亏愈多”,呼吁回归正常市场机制。
台湾学者指岛内稻米出口不该依赖补贴或政策刻意操作,应回归市场机制。图为宜兰县冬山乡彩绘稻田。(图/台北中时新闻网)
据了解,台湾自2019年起提供稻米出口奖励,带动稻米外销量明显提升,2025年前5月外销来日本已达7759公吨,对比2015年全年仅6公吨,出口规模大幅成长。但台湾大学农经系教授徐世勋强调,出口不该依赖补贴或政策刻意操作,应回归市场机制,否则只会掩盖产业结构问题、浪费庞大经费。
徐世勋举例,美国加州“国宝米”能稳定打入日本市场,关键在于产品本身品质优异,价格由市场决定,日本若追求高品质自然会选择“国宝米”,若偏好低价选项,则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因此市场会自然调节,政府不该透过出口补贴推动外销,甚至大张旗鼓宣传营造“成效亮眼”假象,若站在经济学角度实际扣除补贴、行政资源与成本,根本不划算,应著重调整岛內稻米产业结构。
据统计,台湾水稻栽种面积自2021年27万公顷,下降至2024年24万公顷,总产量约落在120公吨,主要受气候、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台“农粮署”强调,目前稻米自给率仍达104.8%,公粮储备超过3个月,民生供应无虞。
台“农粮署”表示,目前已着手强化农业韧性,除加速耐旱耐热品种育成,并推动水旱轮作、杂粮转作政策,降低对稻米单一作物依赖。此外,智慧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也逐步导入,协助农民减少人力负担、精准管理,稳定产量及价格。
编辑:萧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