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扇面“撞上”当代艺术 扇画也摩登
- 1751512448775
- 来源:上海上观新闻
“作为一个画画的人,我去过世界好些地方。但无论去到天涯海角,我都是一颗江南的小种子,对故乡上海的眷恋之情,始终赋予我无尽的创作灵感。”画家牛安说。
展览现场。(图/上海上观新闻)
6月21日,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上海卡咔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风口摩登——傅益瑶&牛安双人展”在位于益丰·外滩源的上海嘉禧国际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展出了傅益瑶、牛安的近百件力作,半数以上是将传统扇面结合当代艺术的创新之作,阐释了艺术的“风口”和“摩登”。开幕式现场,不少时尚潮人、藏家从世界各地专程赶来。
傅益瑶:将中国当代水墨传播到世界
傅益瑶是中国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之女,1979年来日本留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公派来日学习美术的留学生。傅益瑶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日本画系,后进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平山郁夫研究室。
傅益瑶的水墨画风,继承了其父雄浑酣畅的同时,带有女性的圆转和细腻,富含人生智慧和情感。傅益瑶在日本、美国、英国等多地举办个展,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传播到了全世界。她因此获得“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当代十大国粹文化代表人物”和“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等殊荣。
本次“风口摩登”展上,傅益瑶十多件成扇作品联袂登场,激荡出传统扇画与当代水墨的双重魅力。
牛安:狂放线条来源于中国书法
牛安成长于黄浦江畔,1984年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并直升进入上大美院,两年后来日本留学,1995年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后旅居美国,并周游世界进行驻地创作和举办展览,2000年后回到故乡上海发展。
牛安年幼时就学习书法,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深入其骨髓。从牛安的作品中,首先强烈感受到的就是狂放不羁的书法般的线条。而经历了多年海外游学以及对全球现当代艺术的研习之后,中国书法的那根线条,由传统的沉稳内敛,转变为激越张扬,在她的画中自我革新。
牛安的许多作品中,都会出现她喜欢的汉字语句,也会出现电话区号、日期等信息,代表着她的某些生命轨迹或人生感悟,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宠物形象,类似于印章般,出没在她画的某个角落。牛安称这样的画为“博客式”绘画,在网络时代,画为心迹,她没说出的言语,都在画中了。
牛安所代表的这一代留学海外的中国艺术家,十分幸运地将世界前沿艺术尽情吸收,与自身的传统艺术基因进行充分的消化融合后,呈现出不一般的文化自信与心理自在。
牛安的作品早在20多年前就被许多美国硅谷的科技精英所购藏。在牛安笔下,观众能看到书法、篆刻、涂鸦、抽象等艺术元素毫无挂碍地杂糅相处。“书法是画出来的,绘画是写出来的。”艺术的辩证法,在牛安的作品中表现得极为鲜明。她的作品,消解了图像和书法的界限,带来了画面上的酣畅淋漓。
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牛安的“石在”、“传说”“玄月”“善之诗”“善之扇”等多个系列作品。每个系列都呈现出牛安对于不同心绪和主题的把控力和想象力。展出的牛安扇画,呈现出东西方审美的差异与融合。牛安用跃动的线条、奔放的色块、奇特的文字,融故事、形式和观念于咫尺之间。
牛安笔下也涉及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最喜欢的主题之一“太湖石”,但牛安的“石在”系列,线条奔走,笔法跳跃,将太湖石幻化为更大的想象力。
此次展览的展陈由来自日本、挪威等国的设计师组团操刀,纸质拉伸式展台蛇形蜿蜒游走于展厅,既象征着蛇年吉祥,又寓意连接魔都过去与未来的黄浦江,为摩登扇画衬托出别样的风度。
展览特意挑选在外滩源举办,意在吸引更广泛、更年轻的人群,以打破美术展览的常规。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各具特色的专场,以期通过不同人群的参与,为上海带来更多不一样的艺术活力。
编辑:赵柄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