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水户市:非紧急情况下学生被救护车送医后,费用将由政府支付

  • 来源:网络编辑

图片来源:网络

(亚太快讯消息)据读卖新闻报道,近日,日本茨城县水户市政府宣布,自主推出一项针对校园急救事件的新制度:当学校为学生呼叫救护车后,被医院判定为“无紧急性”,而产生的非紧急救护时征收的额外费用,将由市政府全额补助家长支付部分,以免教师在紧急情况下因担心费用问题而犹豫报警。

背景:急救送医却被医院判定“非紧急”情况时,家长需自费

根据日本医疗制度规定,如果病患未经转诊、自己选择或被送往大医院就诊,且被医院评估为“非紧急”,将被征收一笔称为“选定疗养费”的费用。金额通常为2,000至5,000日元不等。

水户市教育委员会介绍,辖内包括小学、中学、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共68所教育机构和放学后托班都纳入本制度适用范围。

只要是在校期间因学生受伤或突发疾病,学校判断需呼叫救护车,但医院诊断结果为“无紧急性”而产生费用时,由市政府全额承担家长应付部分。

制度出台原因:教师怕担责、家长有怨言

2024年1至2月期间,水户市内发生了2起因学校报警救护而家长被征费用的案例,引发争议。市方表示,这使得教师在面对学生突发情况时可能产生犹豫或延误,也可能导致与家长间的误解与投诉。

为此,市政府决定推出补助制度,确保教职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优先考虑学生安全,不必担心费用问题。

现行建议:可使用电话咨询服务判断是否报警

为应对“是否该叫救护车”的判断困境,茨城县政府也提醒各地学校可以利用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咨询服务:#7119:针对突发病情、伤情的急救咨询,#8000:夜间儿童紧急医疗咨询(由儿科医生值班)

若这些服务建议“应呼叫救护车”,则相关费用通常不再征收。

水户市此次新政在日本全国尚属罕见,体现出对学生健康与校方应对责任的积极支持。也有不少地方政府表示将参考相关做法,以缓解校方与家长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鼓励在紧急情况下“先救人,再谈费用”。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