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救命”声中的教育困境:日本公共教育预算分配亟待改革

  • 来源:网络编辑

(亚太快讯消息)日本教育系统正面临教师严重短缺和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双重危机。据每日新闻报道,庆应义塾大学教职课程中心教授佐久间亚纪在接受采访时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现状的严峻性,并提出了可能的改革方向。

佐久间教授指出,自201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各地学校不断传出“如同哀鸣般”的求救声,这不仅反映了教师的真实处境,更预示着整个公共教育体系濒临崩溃。今年6月通过的《教师工资特别措施法修正案》虽然决定逐步提高公立学校教师工资,并设定了“教师月均加班不超过30小时”的目标,但实际效果有限。

现实情况远比政策设想更为复杂。由于学校工作负担持续加重,即使有减少加班的意愿也难以实现,反而导致更多教师因过劳而请假,进一步加剧了人手短缺和工作负担的恶性循环。单纯提高工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在职教师的困境,关键在于增加教师编制数量。

目前日本的教师编制主要根据班级数量和学生人数确定。随着少子化趋势持续,如果不主动调整,教师编制只会不断缩减。各地政府担心未来“教师过剩”,纷纷减少正式编制,转而聘用临时教师填补空缺,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教育稳定性。

虽然政府计划从2026年度开始在公立初中推行“每班不超过35人”的小班化政策,但短期内要大幅增加教师数量仍面临困难。因此,国家层面需要制定更长期的教师编制改善计划,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进行系统规划,同时为少子化趋势做好充分准备。

佐久间教授还建议,应为每位教师明确规定授课时数上限,从制度上避免教学负担过重和工作疲劳。

令人担忧的是,在日本选举中,教育议题很少成为舆论焦点。由于政界更关注高龄选民群体,养老金、养老等问题更容易引起重视,而教育议题则被边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越来越将教育视为“个人投资行为”,而非国家的公共责任。

但事实上,无论是老年护理、养老金制度,还是交通物流等社会运转,都依赖于年轻一代的劳动力支持。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公共教育是社会基础设施”这一理念。国家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预算分配,并将其作为重要政策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佐久间亚纪简介】

1968年出生,曾就读于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后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方法论。

专访庆应大学教授佐久间亚纪 图源:每日新闻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