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发现:近半数大肠癌与肠道细菌毒素有关 或解释年轻患者增多现象
- 1748063353293
- 来源:网络编辑
(亚太快讯消息)据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21日公布的国际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全球11个国家981例大肠癌患者的基因组分析,发现约50%的日本患者体内存在由特定肠道细菌毒素引发的特有基因突变。这一发现为解释大肠癌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上升提供了新线索。
研究团队对包括28名日本患者在内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重点关注致癌突变模式。结果显示,日本患者中约半数存在由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分泌的“肠毒素(Colibactin)”导致的基因突变,这一比例是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2.6倍。
研究表明,这种毒素会破坏大肠细胞的DNA,诱发可能致癌的突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有突变在50岁以下年轻患者中的出现频率是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3.3倍。
虽然部分患者体内未检出产毒细菌,但研究人员推测他们可能曾在早期接触过相关毒素环境,导致基因突变遗留。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英国权威期刊《自然》(Nature)。
部分肠道细菌导致大肠癌的机制示意图 图源:日本共同通讯社
显示全部内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