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万物共生 共绘和美画卷
- 1747992417371
- 来源:亚太快讯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

5月22日,四川沐川县举办朱鹮野化放飞大自然活动。据介绍,沐川县朱鹮繁育中心野化培训的12只朱鹮经过专家评审论证,其飞行能力、觅食能力、警戒能力等指标均达到了放飞野外的要求,放飞后,朱鹮繁育中心将进行长期的朱鹮野外监测,实时跟踪朱鹮的活动轨迹、觅食情况、繁殖成效、存活情况以及种群动态,并开展适宜栖息地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朱鹮野外栖息地环境,为朱鹮在野外自然生存繁衍创造更好条件。图为在觅食的朱鹮。(中新社)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当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举办“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活动,开展诗词朗诵、《诗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沙龙、救助鸟类放归仪式等。图为被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工作人员救助和精心照料的喜鹊幼鸟放归大自然。(中新社)

云南省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位于德宏州芒市,主要承担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保护研究、疫源疫病监测等职能。自成立以来,共收容救护包括亚洲象、白眉长臂猿、蜂猴、猕猴、冠斑犀鸟等野生动物300多种。图为5月22日,工作人员给东白眉长臂猿幼崽喂奶。(中新社)

5月22日,云南省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的蜂猴。(中新社)

5月22日,云南省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的冠斑犀鸟。(中新社)

5月22日,香港海洋公园举行传媒预览活动,探访大熊猫龙凤胎宝宝“家姐”“细佬”与妈妈“盈盈”新活动区域。海洋公园将临近“大熊猫之旅”入口处的高地区域开放给三只大熊猫使用。图为大熊猫“细佬”在树上休息。(中新社)

一只小金丝猴在密林中回眸(5月21日摄)。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黄羊关藏族乡的平武川金丝猴科普自然教育基地里,长期栖息着40余只川金丝猴。这里位于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小河沟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多种珍稀动植物的家园。植被类型随海拔变化,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到高山草甸,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周围群众持续呵护野生动物的行为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间,它们在这里欢快地嬉戏、觅食。近年来,当地政府抓住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契机,发挥其伞护作用,保护好与大熊猫具备高度伴生性的川金丝猴、雪豹等珍稀物种,保护好栖息地环境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新华社)

5月20日,一只人工繁育的绿孔雀在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野化放归试验基地活动。经过四年多研究试验,绿孔雀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试验取得关键进展。2024年成功繁育绿孔雀48只,人工繁育孵化率从三年前的15%提升至73.85%。同时,人工繁育的绿孔雀5月在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产卵4枚并成功孵化4只雏鸟,首次实现人工繁育绿孔雀在模拟野外环境中自然繁殖,标志着中国绿孔雀野外生存能力恢复取得关键进展。(新华社)

猕猴在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食(5月21日摄)。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是以保护猕猴等珍稀野生动物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调查监测数据表明,目前,保护区内猕猴数量已从建区之初的百余只增长到2000余只。(新华社)

5月21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柴河口林场,护林员衣明哲对一株野生杜鹃花进行拍摄记录。白毛沟林场和柴河口林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隶属内蒙古柴河林业局,是大兴安岭南麓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目前,柴河林业局辖区内有驼鹿、原麝、黑嘴松鸡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花尾榛鸡、白鹳等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黄檗、大花杓兰、紫点杓兰、轮叶贝母等珍稀植物。(新华社)

5月22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丰乐镇寄宿制小学学生来到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博物馆参观研学,加深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生物多样性了解。(人民网)

5月22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海驴岛海域,游客们登上游船,尽享夏日休闲时光。游船在海雾中激起层层浪花,黑尾鸥与游客亲密互动、嬉戏,形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人民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