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 中医出海有了“新思路”
- 1746841751653
- 来源:亚太快讯
当中医遇到AI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5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办。在本届科博会现场,多家参展企业关注到中医领域,并开始实践。
2025年5月9日,参观者在科博会现场用金扇叶中医AI项目检测体质。(图/黎明摄)
金扇叶(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有观众正在体验中医AI项目,经过中医AI数字化感知硬件,如经络检测、舌面检测,以及多模态大模型的综合分析,给出全面的AI分析报告。
金扇叶创始人沈伟奥曾在美国纽约大学攻读数据分析专业研究生,在纽约有着多年生活和学习经历。在这期间他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在于,在疾病发生之前身体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应该去哪里寻求专业解答呢?比如失眠、脾胃不适等。如果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搜索,自己很难在海量信息中做出准确判断。而通过互联网问诊或线下门诊,成本又太高。“我们希望实现的模式是,一次互联网医生问诊的价格,获得一个月中医AI医生的健康服务。”
“人们的身体健康管理需要预防、调理、诊断、治疗和康复一系列环节。大医院的医生将更多精力放在诊断、治疗两个环节上。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对人们出现的症状给出‘判断’,并在生活方式、情绪管理、穴位按揉等方面进行详细提示和专业建议。在这些方面,中医有着大量经验和调理方式。”沈伟奥提到,通过大模型造就的AI医生服务,可以给予人们更长时间的健康陪伴和专业指导。
沈伟奥表示,针对中医的数字化诊断设备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应用。“如今,融合大模型的先进技术,我们已经可以把经络的数字信息,舌面诊图像信息和问诊的语言对话信息等进行整合和训练,形成专家级别的中医辨证和调理思路。这是行业发展的进步。”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沈伟奥认为,“那些给海外受众讲不明白的中医原理,在DeepSeek等出现之后,有了‘好帮手’。这就相当于一个专家为普通受众详细讲解这些指标如何影响决策的全过程。有理有据,逻辑性强,这对于中医在海外推广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2025年5月9日,参观者在科博会现场体验“玄黄识仪多模态健康监测仪”,感受AI中医的“望闻问切”。(图/黎明摄)
本届北京科博会现场,另一家企业观薇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玄黄识仪多模态健康监测仪”也将中医的望、闻、问、切理论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对人们的身体80余项健康指标进行科学智能检测。
该企业首席运营官高健介绍,企业最想解决的行业痛点在于,中医诊断严重依赖中医专家、医师个人专业经验;缺乏标准化和数据化客观依据,诊断结果可能存在差异等问题。
高健提到,中医AI智能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发展,也是基于行业的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健康意识提高,个人健康管理需求爆发式增长;人们个性化,精准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从现场情况来看,新加坡、印尼的客户也来到展台前来对接和咨询,他们希望通过中医AI技术来解决人们的健康管理问题。当标准化、数据化问题得到解决,我们相信中医文化在海外会有更好发展。”高健说。
2025年5月9日,一款数字中医循经调理机器人,正通过机械臂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图/黎明摄)
走在北京科博会现场,记者还发现数字中医循经调理机器人,正通过机械臂为“患者”进行着中医诊疗服务。“触屏中控台”“全景AI视觉系统”为中医AI提供了聪明的大脑和智慧的双眼,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中医遇到AI,为千年文化插上科技翅膀。
编辑:陈芊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