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猪”输台越验越多 引发食安担忧
- 1746602212826
- 来源:亚太快讯
“莱猪”输台越验越多!台湾6日新增2批澳大利亚进口“冷冻猪脚”检出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目前累计3批,引发民众忧心忡忡。对此,台湾消基会呼吁民进党当局公布该批进口肉品流向,岛内民代质疑此事将成“美国‘莱猪’输台的敲门砖”。
台北市卫生局6日启动抽验专案,针对传统市场、超市、量贩店及餐饮业等各类通路猪肉产品抽查。(图/台北中时新闻网)
已有三批澳洲“莱猪”流入台湾
综合中央社、台北《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于2021年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的猪肉及猪其他可食部位进口后,台“食药署 ”今年4月29日公布放行一批自澳大利亚进口含“莱剂”的“冷冻猪脚”,重量为22.99吨,检出值为0.001ppm,是岛内首度检出“莱猪”。5月6日又有两批同样来自澳大利亚的冷冻猪脚被检验出莱剂,总重量47.25吨,由于莱剂含量未高于标准,因而核准放行。
消基会董事长邓惟中指出,台湾人猪肉食用量大于牛肉,希望台“食药署 ”以行政手段严格稽查,并公布该批猪脚流向,是否直接供人食用或至加工厂,且比起肉品产地来源,民众更在意“含不含瘦肉精”标示,消费者要有知情权,当局除了揭露流向,未来更要标示食品查验结果,不能只说产品没问题、在合格标准范围内。
台北市卫生局表示,此批“莱猪”上游来源与台中市的品田农畜公司相同,都来自澳大利亚同一间公司。虽然未超标,但仍将抽验该公司肉品,若超标将依“法”要求回收下架。台北市卫生局6日启动抽验专案,月底前将抽验20件猪肉产品,并查核300件猪肉原料原产地标示。
台中市长卢秀燕称,进口商品田农畜公司全数冰存肉品未流出,台中市政府已启动跨局处专案机制加强抽验,包含紧盯流向、启动学校营养午餐猪肉来源查察、落实进口猪肉产地与莱克多巴胺残留量标示、加强抽验市售猪肉。
新北市长侯友宜指出,“莱猪”造成人体伤害,这是多年来民众关心的课题。新北市对食安把关,把标示、来源清楚告知市民,也强调民众有知的权利,针对疑虑台当局有责任出来说清楚让民众安心。
此外,新竹县长杨文科也要求各局处严格把关,从产地标示、台产猪查验,到学生营养午餐食用肉品等,都须谨慎以对。
舆论忧成美“莱猪”输台敲门砖
台北《联合报》指出,台美关税首轮谈判后,接着就有一批澳洲进口“冷冻猪脚”被检出莱克多巴胺,为岛内开放“莱猪”进口4年多来首度验出,虽含量未超标,却引发民众不安。这个时间点也引来在野阵营高度关注,认为美方在意的非关税贸易障碍就是要处理牛绞肉、高龄牛只、猪肉等原产地标示,当局应对过程异于寻常,加深为美牛、美猪毋须产地标示试水温的解读。
中国国民党立委许宇甄表示,台当局2021年要开放进口“莱猪”时,全台猪肉进口商出面开记者会,宣称绝对不会进口“莱猪”。言犹在耳,赖清德上任将满一年之际,进口商们就弃守承诺,“卫福部”“农业部”却不敢吭一声。认为进口商利用温水煮青蛙的做法测试民众耐心,赖当局对此却紧闭双眼、当没看到,混吃等死,集体失能!
因新台币汇率升值因素,许宇甄警示,进口商买“莱猪”变便宜,三管五卡变成不管不卡,台湾民众食安恐亮红灯。为补破网,许宇甄认为“卫福部”应该恢复输入猪肉产品,采取逐批监视查验,即100%逐批查验,不可让不肖进口商有可趁之机。
“为什么最近突然出现了莱剂?民进党想要做风向测试,才让‘莱猪’仪表板开始有功能一点。”国民党立委罗智强在一档节目中表示,因为关税谈判、美国的压力来了,故台当局从澳大利亚开始,跟民众讲有出现莱克多巴胺,看大家反应如何。
国民党立委王育敏认为,当局对“莱猪”叩关仍未给交代,惹议的澳大利亚“冷冻猪脚”流向哪,搞不好过去早有“莱猪”在民众肚子中,未来要不要标示,“食药署”应尽快给出答案。
王育敏指出,当局对进口肉品的把关,过去是逐批抽验,结果到2023年就停止,现在是采用最低标准2%至10%抽验,有多少漏网之鱼恐连当局都不知道,呼吁当局应承诺百分之百逐批抽验,尤其正值端午肉品需求大增,即便面对关税谈判压力,也应捍卫食物安全。
编辑:萧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