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半数学生为中国人” 日本千叶县鸭川令德高中为何积极招收留学生?
- 1746599603208
- 来源:网络编辑
(亚太快讯消息)据《东洋经济education》报道,日本接受中国留学生的高中越来越多。位于千叶县的鸭川令德高等学校自2014年起开始接纳留学生,如今中国留学生已占该校总学生人数的一半。虽然学校并未刻意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但据称,这一做法对日本学生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记者中岛惠对该校校长磯野能士与负责留学生事务的教师耿颖进行了专访。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高中阶段外国留学生(3个月以上)接收情况》统计数据,2021年度在日中国高中留学生为448人,到了2023年度,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69人,成为所有外国留学生中最多的群体。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高中留学生数量在两年内几乎翻倍。
另一方面,日本15岁人口自2010年的121万人降至2023年的108万人,预计到2029年将跌破100万人,仅剩99万。随着少子化趋势不断加剧,越来越多日本高中陷入生源短缺的困境。
中国学生撑起学校半边天
记者于4月下旬探访了位于千叶县鸭川市的鸭川令德高中。该校目前约有一半学生为中国留学生,其稳定招生基本依赖中国生源的支撑。从东京站搭乘JR外房线特急“若潮号”两个多小时后抵达安房鸭川站,步行约五分钟即可到校。学校地处距离太平洋仅11米的风光明媚之地。
该校最初于1929年以女子学校身份创立,几经更名后,于2020年由学校法人令德学园重新设立。截至2025年4月,全校学生人数为100人,其中中国留学生达50人。
接纳留学生的举措始于2014年,当时仍为“文理开成高中”,出于“打造国际化校园”的办学理念而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尽管当初并未限定生源国别,但因“比欧美学费便宜、教育质量优越”,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申请者。
目前,中国学生主要通过驻日的华人教育中介及学校在上海的办事处报名。过去5年间,学校共接纳了90多名中国学生。
“更看重留学生质量而非数量”
现任校长磯野能士于今年4月上任,他表示,虽然整体留学生比例五年来保持在50%左右,但今年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中,中国人占比约为三成(35人中13人)。他说:“我们并不追求人数增长,而是希望接纳有上进心、综合素质高的留学生,并通过面试等方式严格把关,确保他们能为日本学生带来正面影响。今后也将保持3:7的比例。”
留学生在赴日前需通过中国本地的英语和数学笔试及面试,并办理留学签证。学校鼓励学生持有日语能力考试N3水平(能在日常情境中理解日语),但这并非硬性门槛,更重视学生的意愿和态度。部分学生会在中学毕业后,于半年内在本地语言学校进修日语,然后于次年4月赴日;也有学生选择配合日本第二学期(9月)入学。
为协助学生适应日本课堂,负责留学生事务的耿颖老师会为他们提供日语补习。磯野校长指出,虽然中国学生普遍在英语和数学方面表现优异,但也存在日语能力薄弱者。
据耿老师介绍,中国留学生的籍贯分布广泛,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辽宁省、山东省等地。
作为“00后”的一代,这些学生大多在经济相对宽裕的环境中长大,独生子女比例高,习惯被家庭宠爱。在这样的背景下,15岁便独自赴日留学,无疑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耿老师表示,过去学生多因喜爱日本动漫、游戏而选择来日;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学生有明确目标,希望在日本接受系统教育、日后在日本就业和生活。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因跟不上中国激烈的升学竞争或在国内学校难以适应,选择赴日“重启人生”。许多人通过日本留学重新找回学习动力,甚至大幅提高成绩、性格变得更阳光。
中国“中考分流”政策推动低龄留学潮
中国自2018年起实施“中考分流”政策,成为推动初中毕业生海外升学的重要因素。该政策旨在减少大学生数量,推动青少年走向职业教育路线。学生若在初中毕业考试中成绩不达标,便只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或技工类院校(相当于日本的高专)。
然而,许多中国家长和学生依旧坚信“唯有学历才能决定未来”,对此制度颇为抗拒。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于是选择让子女从高中阶段便出国留学,寻求更高质量的教育路径。
对日本高中而言,接纳留学生不仅符合国际化趋势,也有助于缓解因少子化导致的招生压力。如今,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高中,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招生不足的问题。
鸭川令德高中虽然积极推进国际化建设,但也不可否认,吸引中国留学生有助于稳定学校运营收入。即便如此,学校仍未能达到原定的90人招生额,目前尚有多间教室处于闲置状态。
控制留学生比例,促进融合
校方明确表示,并不会无节制地增加中国学生人数。因为一旦中国留学生比例过高,容易在校内形成“圈子”,导致使用日语的机会减少、校内秩序可能受到影响。
磯野校长坦言,学校曾因留学生比例失衡而遭遇类似问题,因此开始重视中日学生的平衡。如今的入学新生中,中国留学生比例控制在三成,成功打造了积极使用日语的学习氛围。有的留学生主动申请与日本同学同住,积极参加课外社团活动,表现出极大的融合意愿。
学生故事:以留学改变人生轨迹
记者采访了两位在读留学生。一位是出生于香港、成长于重庆的二年级男生,自幼对日本文化感兴趣,希望未来在日本工作,目前正努力冲刺理工类大学。另一位来自广东的二年级男生,因不适应中国的升学压力,选择来日就读高中,打算未来学习心理学。
两人都加入了冲浪部,课余时间经常下海活动。该校在棒球、排球等体育社团也投入较大资源,招收来自县外的特长生。相比之下,留学生多加入轻音乐部、料理部等文科类社团。
留学生多数进入特进课程,已有升学成果
学校设有两个主要学习路径:第一年所有学生统一进入综合升学课程,第二年起,根据学业水平,部分学生进入以考取国公立大学和顶尖私立大学为目标的“特进课程”。留学生大多进入该课程。
虽然学校创立仅5年,升学实绩尚不多,但已有一名留学生复读一年后成功考入筑波大学理工学群及千叶大学理学部。其他合格院校还包括东京理科大学、同志社大学、日本大学等。尽管目前升入名校的学生还不多,但已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