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一入职第2年的研究员自杀,父母将向制造商等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 来源:网络编辑

(亚太快讯消息)据NHK报道关于日本一家大型制造商入职两年的研究员自杀事件,其父母表示:“反复被要求重写报告却没有具体指导,是造成悲剧的严苛指责和管理方式所致。”基于此,他们将于30日向该制造商及其上司提起诉讼,索赔超过9000万日元。

图片来源:NHK

自杀的男性是25岁,2019年进入总部位于东京的大型碳素制品制造商“日本碳素”,配属至滋贺县的研究所,从事锂离子电池相关研究。他需每月提交研究报告,但多次遭遇上司无具体指示地要求反复重写,且被批评“这种报告没用”“看不懂”等。男性曾向人事部门求助,并于入职两年后的2020年11月被调岗,换了上司,但办公座位仅从原上司身边移到正对面,仍需每日接触。2021年1月,该研究员在独居住所内自杀,留下遗书:“对不起,我已经受够了,再见。”

日本东近江劳动基准监督署2023年4月认定:这名员工在2020年11月起患上精神障碍,其自杀构成工伤。报告指出:“入职一两年的员工很难在缺乏明确指示下完成高质量报告,上司的发言尖锐,构成严重心理负担,是一种‘严厉指导’。”但未认定为“职场骚扰”,认为属于“工作指导范围内的严厉批评”。

图片来源:NHK

日本碳素公司表示:“我们进行了事实确认,但未能确认有上司实施职场骚扰的行为。我们已对员工进行应对、也进行了岗位调动,因此对遗属主张我们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看法无法认同。若提起诉讼,我们将诚恳应对。”

父母表示儿子从小充满好奇心,大学后专注于陶瓷和玻璃材料的研究,进入研究型企业是他的梦想。“本应与今年已30岁的儿子一起喝酒谈天,看到他成长为怎样的大人,甚至期待将来看到孙辈。如今,这份痛苦不会突然消失,只会伴随我们到生命尽头。”他们之所以提起诉讼,是希望改变社会风气:“虽然已被认定为工伤,但并未承认这是职场骚扰。如今社会呼喊人手不足,却无法包容并接纳年轻人,甚至将他们逼上绝路。我们希望通过这起事件,多少能改变社会。”

这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新员工培训方式、职场文化以及心理健康支持制度的深刻关注。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