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控烟十招”推进“无烟城市”
- 1745656718352
- 来源:香港中通社
走在香港街头,经常能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围着垃圾桶吸烟,与“打边炉”(火锅)的情景十分相似。这个场景未来或许更少见,有关禁烟区的条例明年将进一步收紧,推动打造“无烟城市”。
香港在控烟方面一向走得很靠前,当邻近国家和地区仍在与双位数吸烟率缠斗(韩国15.4%、日本14.8%、台湾地区14%),香港最新吸烟率已缩至9.1%,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将百分比化为实际数字看,香港仍有约58万烟民;此外,肺癌一直是香港最常见癌症,吸烟正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
民众在香港街头吸烟。(图/香港中通社)
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去年6月公布“控烟十招”,定下短中长期控烟策略方向,其中8项措施须修订法例。本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在宪报刊登《2025年控烟法例(修订)条例草案》。
当中提出多项控烟新政细节,明年1月1日起,禁止在排队轮候公共交通工具时吸烟,禁止排队进入指定处所时吸烟,包括较高人流量、容易出现排队人龙的地方,如医院、海洋公园、香港迪士尼乐园、会展中心、西九文化设施等,违例者面临3000港元定额罚款。
值得关注的是,修例对特殊人群的保护,法定禁烟区将扩展至幼儿中心、长者院舍、学校、医院等专用出入口的3米范围内,尽量减低二手烟对儿童、长者、病患者的影响。而向18岁以下人士提供另类烟,即电子烟、加热烟产品,最高刑罚订为罚款5万港元及监禁六个月。
《条例草案》还有多项即时生效的措施,包括提高未完税烟草相关罚则,任何人士包括旅客,携带多于19支免税烟入境的罚款增至5000港元。
完备的禁烟措施,主要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健康。自2014年起,香港多年蝉联全球最长寿地区。香港大学近年的一项研究就指出,有效的控烟措施和低吸烟率,是香港成为长寿城市的关键。
从1983年首次设立法定禁烟区,到2007年室内全面禁烟,再到如今针对“排队场景”的精准打击,香港的控烟政策始终领先于社会认知,禁烟成果也直接反映在数据上:香港吸烟率自上世纪80年代初的23.3%,降至2023年的9.1%。相信采用循序渐进、多管齐下的控烟策略,香港将达至“无烟城市”的目标。
编辑:朱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