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闪耀多元未来同心圆 中国馆竹简灵动三大亮点创新意
- 1745193906000
- 来源:日本阳光传媒
大阪世博会吉祥物“脉脉”含情 毛峰摄
为期半年的二零零二五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Expo Osaka2025、大阪世博会)四月十三日正式开园,首日吸引了近十二万名游客。本届大阪世博会以「设计生命闪耀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在周长二公里颇具象征意义的世界之最木质「大圆环」屋顶回廊圈内,汇集了一百五十八个国家及地区的展馆或展厅,亮相各自独特文化和最尖端技术,畅想全球合作团结一心面向未来,推动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化、经济合作多元化、社会生活智能化和全球发展可持续化之美好愿景。中国馆以独居匠心的「竹简书卷」造型结构等三大亮点,解锁千年文明对话未来科技,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
大阪世博会首日接待游客12万人
四月十三日上午八点三十分,二零零二五大阪世博会在大阪市人工岛梦洲举行正式开园剪彩仪式。日本国际博览协会会长、日本经团联会长十仓雅和与日本世博大臣伊东良孝、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防卫大臣中谷元、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和国际展览局祕书长凯尔肯泽斯等为大阪博览会正式开放剪彩。
大阪世博会开园剪彩 毛峰摄
上午九时,大阪世博会迎来了第一批热情游客。由一万二百六十三人组成的万人合唱团冒雨在大圆顶回廊上齐声合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迎接首批到访游客,场面壮观感人。指挥大合唱的日本指挥家佐渡裕表示:「1万人一起合唱,真是个壮观场面,我认为连贝多芬都会感到惊讶。这次非常成功,我感到非常自豪」。原定中午举行的日本航空自卫队飞行表演「蓝色脉冲」因天候风雨交织而遗憾中止。
十仓雅和等热情欢迎大阪世博首批游客 毛峰摄
当晚,日本人气歌手Ado在世博广场举行了特别纪念演唱会,热唱了「新时代」、「逆光」等流行歌曲,令一万五千名粉丝观众如痴如醉,美妙歌声回荡大阪世博会梦洲岛夜空。据不完全统计,大阪世博会第一天入场游客达十一万九千多人。
石破首相称世博展现对话交流意义重大
四月十二日下午,日本天皇德仁与皇后雅子和石破茂首相等出席了在大阪世博会主会场举行的开幕盛典。德仁天皇在致辞时表示,大阪世博会能在众多国家与国际机构参与下在梦洲举办,深感欣慰,同时祝福世博会能圆满成功。德仁天皇讲述了自己在一九七零年十月10岁时参观大阪世博会以及与世界各国交流的经历后表示:「衷心希望世博会能成为一个契机,让人们不仅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周围的人和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生命形式,并激发人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石破茂首相在致辞时表示,大阪世博会是一面反映时代的镜子,是汇聚国内外智慧的平台。这次世博将提供全世界人类对话与交流的平台。石破首相指出:「克服了新冠疫情后,世界如今却因为诸多不同的分歧而面临危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齐聚一堂,面对这个时代的生命问题,接触最先进的科技,以及多元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其意义极其重大」。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国际展览局祕书长凯尔肯泽斯致辞时表示,希望以本届大阪世博会为契机,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能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能尊重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生命形式,并从中受到启发,共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大阪世博大使、指挥家佐渡裕带领日本世纪交响乐团登台演出,双人流行乐队Kobukuro演唱了世博主题曲《地球的延续》,还邀来歌舞伎演员尾上菊之助演出传统戏,融合音乐、文化与艺术,打造了一场充满日本风格的开幕盛宴。
大圆环获吉尼斯世界最大木造建筑认证
本届大阪世博会共有一百五十八个国家或地区以及七个国际组织参展。场馆建设费用原计划为一千二百五十亿日元,但因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目前建设费用已飘升至二千三百五十亿日元。作为预售票的销量约为一千一百万张,尚未达到一千四百万张之目标。大坂世博会展期至十月十三日为止,共一百八十四天,可望吸引约二千八百万人次入场,估算可创经济效益近三万亿日元。
大阪世博会大圆轮毛峰提供
作为本届大阪世博会标志性木质建筑「大圆环屋顶(RING)」之设计,出自日本著名新锐建筑家藤本壮介之手。它借鉴了世界文化遗产京都清水寺的木质结构精华,以木制环状回廊式看台型的「大圆环」把来自一百五十八个国家及地区的展馆或展厅囊括其中,以同心圆表达世界各国团结一心,展现「多元而统一」的理念,为创造环保、多元、智能和全球发展可持续化之美丽愿景,畅想闪耀生命光辉的未来社会。
该「大圆环」屋顶占地六万平方米,内径六百十五米,周长二公里,大圆环内圈高十二米,外圈高二十米。屋顶上設有寬约八米的步道,可以一邊漫步,一邊眺望整座會場,还能欣赏濑户内海的美丽景色。该圆形回廊建設费用為三百四十四億日圓,共使用了多达二万七千立方米木材,由一百零九个木框架单元连接成一个圆圈,堪称奇观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木造建筑。藤本壮介表示,在当今世界局势不安定中,这是一个传递象征世界团结一心,齐聚一堂,合而为一并从这里走向未来的强有力信号。
大阪世博各国展馆新科技争奇斗艳
二零二五大阪世博会是云集一百五十八个国家或地区展馆展厅,各显精彩的现代版嘉年华。在世界各国的展馆中,美国馆的主题是太空探索与美国旅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月球岩石」,这曾在1970年大阪世博上引发广泛关注,本次展出了另外一块标本。
日本馆通过影像和灯光等演出手法,展现日本的漫画、动漫以及制造业技术,还将展示世界最大级别的火星陨石「火星之石」。这块陨石三月二十六日从保存的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的东京都立川市出发,直接运达世博会会场梦洲。四月十四日,由美国LIFT Aircraft公司生产的飞行汽车「HEXA」,在大阪世博会会场进行了仅有驾驶员乘坐的示范飞行。上午十一点左右,配备十八个螺旋桨的机体垂直缓慢起飞,观众发出欢呼并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机体上升至最高约十米,飞行了约七分钟。单座的HEXA采用了象征世博会的红蓝水珠装饰图案。负责在世博会运营的丸红公司表示,飞行汽车在未来社会不是梦。
本届大阪世博会还有一个亮眼看点,那就是有八座由日本知名文化人士参与创作的主题馆。其中之一是由生物学家福冈伸一担纲,通过汇聚约三十二万个LED灯泡发出的光线,展现细胞分裂与动物诞生。由大阪府和大阪市设立的「大阪健康馆」展示由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成的会跳动的「心肌膜」。心肌膜被期待贴附于心脏后帮助功能恢复,从展示中可以体味到未来现代医疗发展新景象。
中国馆呈现竹简智能月壤三大亮点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毛峰摄
以竹简书卷为独特设计灵感,展示千年中华文明链接对话未来科技的中国馆,成为了大阪世博园别具一格的亮眼展馆。四月十三日上午,伴随欢快喜庆的舞狮表演与展示中日友好传奇的「朱鹮芭蕾舞」表演,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宣布了中国馆正式开馆。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与国际展览局主席阿兰伯格和秘书长凯尔肯泽斯、日本经团联会长十仓雅和、大坂府知事吉村洋文等嘉宾出席开馆仪式。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笑迎中外游客 毛峰摄
任鸿斌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中国馆的精彩展示和丰富活动,让世界看到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为大阪世博会留下精彩难忘的中国印记,积极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凯尔肯泽斯秘书长致辞表示,历届世博会上中国馆建筑屡获殊荣,广受赞誉。在大阪世博会上,世界各国观众将在中国馆领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古老智慧,感受现代中国科技创新成就和创意方案。
吴江浩等莅临中国馆开馆 毛峰摄
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致辞表示,中国馆形似徐徐展开的书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思考,高度契合大阪世博会主题。希望世博会观众从中国馆了解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风貌。
吉村洋文知事致辞表示,今年是大阪府与上海市、江苏省缔结友好交流关系四十五周年,希望通过大阪世博会进一步深化中日地方交流合作。十仓雅和会长致辞表示,中日关系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期待各国有识之士以大阪世博会为起点,推动创新合作,共同构建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占地面积三千五百零九平方米,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为叙事脉络,出新出奇出彩。作为中国馆建筑概念方案总设计师的崔恺院士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中国馆设计匠心独运的秘密。崔恺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是主持设计首都博物馆等一百多个新颖独特建筑的著名设计专家。
中国馆方案总设计崔愷院士毛峰摄
崔恺院士表示,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是一个很有趣很有韵味的独特东方建筑,它以古代重要文化传播载体的竹简为设计灵感,巧妙融合了竹子、汉字、书卷等寓意丰富的文化符号,外立面竹简肌理温润华美,以金、篆、隶、行、楷五种书法字体镌刻一百十九句汉字诗词名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德不孤,必有邻」,均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久远与深邃,凝聚着东方智慧,也给共同使用汉字的日本民众带来了亲切感。
崔恺院士透露,原来设想把竹子作为整体主建筑,但因日本没有竹子建筑的验收标淮,故改用了建筑主体以竹材与钢材结构巧妙结合,既体现「竹简」这一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元素,又呼应了大阪世博会倡导使用可再生低碳环保建筑材料,并用「竹简」开卷渐入佳境的新颖创意,向世界展示中国「天人合一」绿色发展理念和「人在画中游」的中华传统美学意境。崔恺院士表示,竹子在日本通常只是一个景观性植物,并非是一个建筑物。此次中国馆的最大一个亮点,就是史无前例地第一次把竹子大量化建筑化整体化投入于应用,别开生面。
中国馆天人合一贯通古今 毛峰摄
记者在中国馆观览中发现了第二个亮点是整个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在「天人合一」、「绿水青山」和「生生不息」三大叙事脉络中,既有「二十四节气」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数字化动态长卷《耕织图》等,又有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八网融合的智慧城市沙盘等,还展出了「蛟龙号」深潜体验舱,链接了从古至今中国可持续发展和打造绿色智能未来社会的美丽蓝图。
作为中国馆的第三大亮点则是第一次凭藉大阪世博会这个多彩多姿、争奇斗艳与交流交融的世界大舞台,独一无二向全球展示由中国嫦娥五号和六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样品,让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星辰触手可及,这也是人类首次零距离对比展出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月壤。
据了解,正面月壤有约二十亿年前的年轻玄武岩样本,将人类对月球火山活动历史的认知延长了八至十亿年。背面月壤作为月背的「第一道足迹」,封存着四十三亿年前的太阳系记忆,为月球演化研究补上关键拼图。由此,其罕见珍贵之观赏体验令人喜出望外,惊叹不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