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人菌”感染人数破千 别慌!注意这些不耽误旅游
- 1718782005560
- 来源:亚太快讯
日本“食人菌”感染病例数快速增长!6月18日,日本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019例!有专家表示,“食人菌”极有可能传至中国,中方也在提醒来日旅行的游客,谨防感染。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病例数累计破千。 (图/中国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食人菌”感染人数破千
据日本电视台18日报道,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日本2024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俗称“食人菌”感染症)病例数累计达1019例。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介绍,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该病致死率超过30%,所以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报道称,“食人菌”感染病例数在日本扩散速度明显快于2023年。
“食人菌”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飞沫传播,会引发手足肌肉坏死以及发烧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
有传入中国风险!
由中国医学专家表示,目前,“食人菌”有一定风险传染到中国国内。
新华社报道,“目前,中国感染科还未有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收治病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主任黄琴介绍称,A组链球菌除引起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坏死性筋膜炎外,还可引起猩红热,这在中国更为常见。此前感染科便收治了两例出现发热、咽痛、出疹等症状的年轻患者,经排查诊断后,确诊为猩红热,予以隔离抗感染治疗十天后治愈出院。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目前日本流行的“食人菌”感染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β溶血性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通常无症状,少数可渗入血液和肌肉等组织,最初的症状包括发烧和发冷,偶尔会导致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严重患者会出现多重器官衰竭与四肢坏死。实际上,这类细菌在临床上较常见,虽然“食人菌”感染引发的重症致死率较高,但重症的比例很低,且患者多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此一般民众不必过于恐慌,长期看影响是有限的。
还能愉快地来日本玩吗?
正值暑期出游热,不少中国民众表示,还能愉快地来日本玩吗?
上海《文汇报》报道,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表示,链球菌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公众要定期洗手、坚持“咳嗽礼仪”、必要时佩戴口罩等,这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此外,用肥皂和水或消毒酒精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在处理食物前和上厕所后及时洗手,也很重要。
王新宇表示,对健康人群来说,因为担心链球菌感染限制旅行,甚至一直待在家里是没有必要的。
在暑期出游的健康准备方面,建议关注不同地区正在暴发的传染病和季节性传染病,比方南半球正值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例如流感)可能高发;南亚、东南亚国家正处夏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高发;去非洲旅行,需要注意防疟疾等。对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避免蚊虫的叮咬是避免感染的第一步。
编辑:赵柄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