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兰花外交”促交流 中日文人为何独爱它?

  • 来源:日本头条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正是描写中国花中四君子之一兰花的诗句。兰花自古也是友谊跟高贵品格的代表,就连日本文人独爱中国兰花的美。2月25日,在2024第三届中国春兰节上展出的“环球荷鼎”,兰花连接中日的美好故事再一次展现在世人眼前。

2024第三届中国春兰节上展出的“环球荷鼎”。(图/中新社)

“兰花外交”促交流

“小小的兰花以独特的魅力架起了中日两国沟通的桥梁,眼前这盆‘环球荷鼎’正是当年周恩来总理送给日本友好人士松村谦三那盆兰花的后代。”2月25日,浙江省蕙兰样品园负责人赵虎指着在2024第三届中国春兰节上展出的“环球荷鼎”如是介绍。

中新社报道,环球荷鼎,其名意味“冠绝天下的兰中荷花之魁”。会稽山脉出好兰,浙江绍兴是中国植兰最早的地方之一,据东汉地方志《越绝书》记载:“勾践种兰渚山”。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西子湖畔会见了赴华访问的松村谦三先生。周恩来总理深知松村谦三爱兰,将祖居地绍兴的名兰“环球荷鼎”送给他作纪念。1987年,松村谦三之子松村正直来到绍兴,参观兰圃,拜访兰友,并向绍兴市兰花协会赠送当年周恩来赠送给他父亲的“环球荷鼎”的后代。

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远涉日本的绍兴兰花带着中日民众的友好情谊,从中国到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开花,又从日本回到了“娘家”绍兴。

与此同时,由中国外文局发起设立的国际文化交流领域重要奖项就以“兰花”命名。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2023年9在北京举行,兰花奖涵盖“大文化”领域,表彰奖励全球范围内投身国际文化交流事业,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外籍人士或机构。

兰花联结的中日友谊

此外,除了外交,中国兰花也一直被中日两国文人所推崇。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博物馆收藏的国兰画卷,至少有南宋、元、明、清的137幅,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而这种源远流长的爱兰之风,对日本也有深远的影响。此类兰花在日本不仅拥有为数众多的爱好者,而且人们也同样崇尚类似的叶姿与花色。

北京光明网报道,日本有关兰花的名著及其作者,也大都展现出与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例如,日本1728年出版的《怡颜斋兰品》,其作者松冈恕庵就是一位通晓汉文,精于儒学,能用中文写诗纪事的专家。书中涉及许多中国文人对兰花的题咏和中国本草学家对兰花的考证。此书后来还出了中文版,对中国兰界也有重大的影响。由于中日两国兰界的频繁交流,相互影响,在国兰中有许多种类的名称是中日共用的。例如,寒兰原是日本名,而建兰则是中国名。这两个名称均被两国民间广泛认同和采用了。

中日一衣带水,民间的交往源远流长,而和平和友谊应是历史的主流,也是奔腾向前的巨流,所经之处必将涤瑕荡秽,去末归本,把和平和友谊深深地印刻在两国民众的心灵中。

兰文化影响海外

除了对日本的影响,中国的兰花还在不断“走出去”。目前中国主要出口无介质兰花,主要出口到欧盟、日本、韩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除了兰花,兰文化也同样影响海外。

杭州浙江新闻报道,兰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代表之一,至宋代发展成为兰文化的鼎盛时期。同样也是在宋代,经济上采用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也进入鼎盛阶段。于是,兰花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彰显华夏文明的传承历史与精神诉求,便随着这海上丝绸之路,通达大洋彼岸,将中国国兰的寓意和精神输送至世界各地。

编辑:赵柄楠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