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最新评估出炉,50年内发生概率90%左右

  • 来源:東京online酱

2月11日(星期日)12点36分左右,石川县发生了最大震度为4级的地震。

震源地在石川县能登地区,震源深度约10km,地震规模(震级)估计为4.7级。日本气象厅发布了紧急地震速报,并表示不用担心这次地震会引发海啸。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就在本9日,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对能登半岛地震做出了如下评价:“地震发生已经过了一个月,目前地震活动依然活跃。今后1~2周内,仍需注意最大震度为5级以上的地震。”

在当天的定期会议上,委员会以最近的调查结果等为基础进行了讨论。“即使是最大震度5级以上或6级以上的地震,与平时相比依然容易发生”。

此外,在此次地震中,石川县轮岛市出现了最大4米左右的地基隆起现象,调查委员会表示:“能登半岛西北岸出现了因地震而形成的新的地形。”周围的海底也因此地震出现了隆起。

就在日本国内讨论能登半岛地震震后重建之际,2月7日,日本气象厅也公布了最新南海海槽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评估,其发生概率为,10年内30%左右,30年内70%~80%。而50年以内的则是“90%左右或更多”。

就南海海槽周边的地震活动和地壳变动等情况,日本气象厅每月会召开评估讨论会和判定会。据评估“目前为止,南海海槽沿岸发生大规模地震的可能性与平时相比相对提高,但还没有观测到特别的变化”。

【最新】关于气象厅发布的地震观测情况

南海海槽周边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地震活动。另一方面,以板块边界附近为震源的微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东海至纪伊半岛中部12月22日至1月6日

◎四国中部12月23日至1月2日

◎四国东部1月25日开始持续中

【最新】地壳变动观测状况及评估

通过GPS观测,从2019年春天开始四国中部出现了与以往不同倾向的地壳变动,但最近似乎有所减缓。另外,从2022年初开始,“静冈县西部到爱知县东部一带”出现了与以往趋势不同的地壳变动。

评估结果:上述地壳变动的起因分别是四国中部周边、渥美半岛周边板块边界深部的长期缓慢滑动。其中,四国中部周边地区长期以来的缓慢下滑,最近有所减缓。这些都是一直以来被反复观测到的现象。

根据GPS观测,御前崎、潮岬以及室户岬的周边都有长期沉降的趋势。

评估结果:御前崎、潮岬和室户岬周边出现的长期沉降趋势是菲律宾海板块的下沉导致的,趋势没有太大变化。

由此可知,在南海海槽地震的假设震源区域,板块边界的凝固状况没有特别变化的数据,南海海槽沿岸发生大规模地震的可能性与平时相比相对较高。还没有观测到特别的变化’。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