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为了对付谁我不说,但日本免税政策又变了

  •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

疫情的终结加上日元的贬值,成为日本观光旅游业复苏的两驾马车,带动海外游客入境日本的同时,也因为部分游客的投机倒把行为,给日本税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今年10月中旬,日本福冈国税局对3名中国男性补征巨额消费税,原因是他们在免税店购买了2.5亿日元的商品,却没有带出国,而是在日本国内非法转卖。

之所以会被“盯上”,也是因为这3人太明目张胆了,低估了日本国税局对于逃税行为的监察力度。这3名中国男性都是20岁左右的留学生,入境不到半年,先后多次购买高级品牌包、名牌手表、智能手机、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所购商品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购买能力不相称。

在日本,以类似的手段倒卖免税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打击这种投机倒把行为,日本政府在11月28日正式宣布,将考虑从根本上修改访日游客的购物免税制度。

日本现行的免税制度的本质是服务访日游客,让他们便捷快速地享受免税福利。对于入境日本不满6个月的海外游客,在购买商品时出示护照就可以按免税后的金额购买,相当于直接打了9折。至于购买这些商品的目的以及购买后这些商品如何使用,并没有严格的监管,这也就造成很多游客是出于代购目的赚取差价获利。如前述案例,尽管日本可以追缴,但实际上追缴到位的比例并不高。

据日本财务省称,日本海关在2022年,向366名访日游客征收约22亿日元的消费税,但实际上只有213人补缴了约7000万日元,迄今为止仍有21亿日元的消费税没有征收到位。

今年日本各地的国税局又将矛头对准免税店和药妆店,向松本清追缴消费税约14亿日元,向阪急阪神百货追缴约2亿日元,向美系量贩店COSTCO(コストコ)追缴约15亿日元。

但日本国税厅也意识到,事后追缴不如事先预防,修改免税制度迫在眉睫。最快从2024年起,免税商品不再当场免税,而是离境时退还。也就是说,想购买免税商品,付款时要像普通民众那样支付含税价格,只有在携带这些商品出境时,才可以拿到退税,这就直接杜绝了假借游客身份免税牟利的逃税现象。

当然,根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规律,这样的防患于未然未必是万全之策,但至少表明了日本政府彻查避税偷税的决心。而对于广大海外游客而言,真可谓是前人违法后人遭殃,不得不忍受退税不便所带来的烦恼了。(作者系涉日业务中国律师)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