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中小学生的暴力行为事件达9.5万起创历史新高,为20年前的2.8倍!

  • 来源:華人时代媒体部
日本教育部每年都会对小学、初中、高中和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涉及逃学、欺凌、自杀等事件的调查。今年出炉的数据,再次为校园种种棘手问题敲响警钟。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今天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2022年度“学生行为问题及逃学问题调查”的结果。 日本全国立、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2022年共发生了95426起暴力行为。 该数据比去年增长24.8%,创历史新高,也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次。 其中,小学6万1455件(每千人9.9件)、中学2万9699件(同9.2件)、高中4272件(同1.3件)。另外,残障儿童学校发生的欺凌事件增加432起,达到2695起。 每千人的发生件数21年度第一次小学超过了初中,不过,此次也同样。 各都道府县中,每千名中小学生的暴力行为发生件数最多的是新泻县(18.1件),其次是青森县(17.0件)、鸟取县(14.9件)。平均为7.5件。 从内容来看,学生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有69580起,损坏公共财物的有12695起,对老师实施的暴力行为有11973起,对人引发的暴力行为有1178起。 此外报告显示,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的欺凌事件为21900起,创统计新高,比前一财年增加3000起左右。 另外,教育部以学生旷课次数在30天以上为标准,计算出拒绝上学的儿童总数去年达29万900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5万4000人。 当中,小学生和中学生各占10万5112人及19万3936人,比去年增加了22.1%,连续10年递增,并且创历史最高。 同时,去年自杀的学生人数达411人,写下第二高纪录。当中高中生有269人,占了一半以上。 教育部也就学生拒绝上学的原因进行查询,当中包括害怕老师责备、去学校感到身体不适和曾被骚扰和欺负。 教育部研判欺凌事件的增加是诱发更多学生抗拒上学的主因。 教育部长盛山正仁说:“这是一个急需各方合作解决的问题,因为在拒绝上学的11万4217名中小学生中,有近40%是没有得到校内外专家的辅导,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数字。” 不得不说校园霸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表现在言语、行为、网络等各个方面,受到霸凌的孩子会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的行为。 霸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身体伤害,也会影响整个校园的氛围,使孩子们变得冷漠、缺乏同情心。 多年来,日本校园霸凌情况受到全球关注,其中,对施害方学生疑似过于宽松的处置方式,引发社会普遍疑问。 今年夏天,震惊日本的“北海道旭川女初中生冻死事件”相关刑事审理在2年半后宣告结束。 事件中,一名14岁少女在进入初中后,忍受同校多名男女学生的严重性侮辱长达2年,并在2021年2月某天身着居家服离家出走,最终冻死在零下17度的公园内。 事后调查显示,事件中,校方和当地教育委员会存在诸多失职甚至刻意隐瞒之处,这导致旭川市教育委员会负责人引咎辞职。 然而,施加性侮辱的多名学生没有得到值得一提的处罚。 在8月“文春在线”的走访调查中,其中一名女学生还在初中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当地的美发美容院工作,且没有对当年的霸凌行为表现出懊悔之意。 小编觉得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和保护。 在教育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管理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建立学生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对不良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惩处。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校园暴力和欺凌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校园暴力和欺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涉及校园暴力和欺凌的行为进行依法惩处,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最后,家庭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束,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