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不法兼职横行日本,在日华人如何防范?

  • 来源:东方新话

据日本警视厅最新统计:2023年上半年,日本全国犯罪辨认数量为33.3003万件,同比增长高达21.1%,这一数据让日本社会感到震惊。《产经新闻》等媒体均在评论中指出,网络上的不法兼职让更多人卷入犯罪,是导致犯罪数量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馆发布通告,提醒在日华人警惕电话诈骗。

另一边,7月末,日本学校正式迎来为期2个月的暑假。据各大日媒报导,山梨、新泻、静冈、名古屋等多地大中小学展开紧急动员,呼吁学生休假期间尤其注意防范这类“高薪”不法兼职。

■“高薪”兼职的真面目

网络发达的今天,不法兼职的通常手段是:专业犯罪团伙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所谓的“高薪兼职”信息,吸引目标群体为其执行危险的犯罪活动,如抢劫、盗窃、电信诈骗等。

▲东京都政府相关机构为抵制不法兼职制作视频。

日本的不法兼职,最典型的莫过于“路飞案”。7月20日,化名为“路飞”的39岁男子今村磨人被日本警方再次逮捕。“路飞”蛰伏在菲律宾,远程指挥网络招募到的“下属”在日本进行抢劫。继2022年5月2日京都钟表店抢劫案之后,该团伙接连作案十余起,每次实施抢劫的成员皆不相同。

日本警方经调查后发现,“路飞”通过社交平台招募了非常多日本年轻人,但往往视其为“一次性工具”,一旦没有利用价值,便立刻舍弃。许多“应聘”实施犯罪的年轻人,到头来一分钱也没拿到。

▲“路飞”拖欠“下属”工资,在推特引起热议。

日本警方提示:招聘不法兼职属违法行为。招聘过程一般具有3个特点:1)对工作内容描述暧昧,却承诺提供极为优渥的报酬;2)使用具有自动删除聊天记录功能的telegram等软件联系工作;3)工作交流时存在不平等的信息交换行为,如应聘者提供了个人身份信息,却没有收到招聘方发来的公司具体信息。

■为何年轻人居多?

今年5月8日,东京银座发生一起轰动全网的钟表店抢劫案,四名劫匪皆为16至19岁的日本青年,犯罪手法简单粗暴。日本警方推测,他们通过应聘网络上的“高薪兼职”参与犯罪。

据日本政府的官方统计,2023年上半年,因盗窃罪入狱的青少年高达4509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243人。日本专家认为:挂在日本社交平台上的不法兼职信息,是导致日本少年罪犯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日本刑事案件相关数据统计表(日本政府数据统计站e-Stat)

为什么应聘不法兼职的日本年轻人屡见不鲜?除了青少年社会阅历不足之外,专研劳务政策的学者今野晴贵也从经济角度指出:疫情导致的生活拮据是直接原因。他补充:就业困难和消费观不成熟,加剧了年轻人对金钱的渴望。

NHK“聚焦当代生活”电视节目中,漫画家真锅昌平作为特邀嘉宾从家庭角度展开分析,指出亲子间缺乏沟通,同样是导致青少年隐瞒父母,做出危险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做好个人防范

3月,日本政府公布“抵制网络不法兼职紧急方案”,强调了清扫网络非法招聘信息的重要性。方案指出:将运用AI技术从根源消除不法兼职信息发布来源;打击非法搜集个人信息制作“目标名单”的个人与企业,完善公共场所的监控配置,有助于减少有预谋的犯罪行为数量。

日本警视厅对此高度重视,于7月3日召开发布会,正式提出“匿名、流动型犯罪集团”官方定义;计划在日本各地警察机构成立独立小组专门负责调查因不法兼职引发的刑事案件,预计明年4月正式执行。

▲日本警方发布的的传单-拒绝网络不法兼职(日本警视厅)

社会各界响应政府号召,开展了许多反诈普法教育活动。日本NHK电视台“聚焦现代生活”节目组制作不法兼职专题栏目,向日本民众说明不法兼职的危害。福冈警方利用推特的广告推送功能向目标人群的搜索页面推送警示广告。模特仓本康子于今年7月17日担任“一日警长”,与日本警视厅中央署长坂井明徳在东京市区内共同主持抵制网络不法兼职主题游行活动。

个人如何有效防范不法兼职陷阱?日本警视厅建议:在找工作时,注意招聘启事中是否带有“高薪”、“当天结款”、“高额报酬当天结算”、“搬运工作”、“现场调查”等标签,时刻提醒自己天上不会掉馅饼。投递简历时,若被要求安装并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工作交流(如telegram),请即刻拒绝这份工作。接受工作后,若发现自己疑似遇到不法兼职或遭遇威胁时,请及时向家人或当地警方寻求帮助。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